投资者异质性下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及最优策略分析

投资者异质性下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及最优策略分析

ID:33274128

大小:2.57 MB

页数:111页

时间:2019-02-23

投资者异质性下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及最优策略分析_第1页
投资者异质性下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及最优策略分析_第2页
投资者异质性下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及最优策略分析_第3页
投资者异质性下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及最优策略分析_第4页
投资者异质性下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及最优策略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投资者异质性下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及最优策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学号D200877739学校代码10487密级博士学位论文投资者异质性下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及最优策略分析学位申请人:陈睿学科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龚朴教授答辩日期:2012.10.28ADissertation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DoctorofPhilosophyinManagementConvertibleBondsPricingModelunderHeterogeneousInvestorsanditsOptimalStrategyAnalys

2、isPh.D.Candidate:ChenRuiMajor:BusinessAdministrationSupervisor:Prof.GongPu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430074,P.R.ChinaOctober,2012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

3、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资本市场经过逾二十年的

4、发展,由量变逐渐转向质变,整体规模显著增大,市场功能开始得以发挥,运行规范性以及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提升,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日趋明显,为国内市场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稳妥地发展包括可转换债券在内的各类衍生金融产品,既是资本市场进一本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市场上各类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的迫切要求,对于完善市场结构,丰富交易品种,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海外市场经验来看,可转换债券为金融市场的繁荣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地增强市场的整体弹性和灵活性,促进市场实现健康、持续、稳定

5、发展。而从国内资本市场的现状来说,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繁荣,对于增强市场机构差异化竞争活力,促进投资策略多样化、竞争模式多层次化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加快形成,缓解长期困扰我国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比例过高等困境也有着积极的示范意义。但由于可转换债券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奇异期权特性,加之可转换债券附加条款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并对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和发行人最优策略的选择路径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可转换债券的相关理论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的难点问题。而受国内市场发展时日尚短、样本数据有限的掣肘,国内对包括赎回策略、赎回公告效应等问题均甚少有全面、深入的实

6、证研究成果。有鉴于此,本文从多个角度出发,围绕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相应的数值实现技术以及最优策略等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可转换债券的诸多附加条款如转换条款与赎回条款之间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态,债券发行人与持有人在选择最优策略路径时带有显明的博弈特征。因此本文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尝试建立了考虑债券发行人和持有人之间博弈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并推导了该定价模型的有限元数值解法。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可转换债券条款对最优策略的影响。I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其次,以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样本为例对赎回策略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文中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

7、可转换债券定价和策略分析模型计算理论值,并与国内市场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检验了我国可转换债券的赎回溢价以及是否存在推迟赎回现象等,探讨了所得结果与国外同类型研究成果不同之处的内在原因。实证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博弈期权方法的定价模型所得结果较之现有相关文献的结果能够更好的反映市场上所存在的诸多现象。再次,鉴于可转换债券现有研究模型多建立在投资者理性范式之下,较少考虑投资者异质性的影响,本文尝试将行为金融理论引入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之中,采用投资者的后悔厌恶来表征投资者的异质信念,构建了投资者异质信念下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重点探讨了异质信念对可转换债券赎回策略的影响

8、,给出了一个行为金融分析理念与传统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框架相结合的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