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融资平台与市政债券基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分析

地方融资平台与市政债券基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分析

ID:33278463

大小:223.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3

地方融资平台与市政债券基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分析_第1页
地方融资平台与市政债券基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分析_第2页
地方融资平台与市政债券基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分析_第3页
地方融资平台与市政债券基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分析_第4页
地方融资平台与市政债券基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融资平台与市政债券基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J金融与经济2010.08ournalofFinanceandEconomics地方融资平台与市政债券:基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分析■谢清河随着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的日益突出,地方政府融资需求非常强烈,如何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促进融资平台规范健康发展,已成为改革地方财政投融资体系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研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或有负债向财政风险转移与扩散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或有负债潜在的风险,探讨了当前发展地方政府公债融资的现实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投融资平台;市政债券;地方债务;风险管理[

2、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2010)08-0018-06谢清河(1965-),男,福建莆田人,博士,高级经济师,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南平市分行。(福建南平353000)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由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划基础。当政府在短期内面对减少财政赤字和债务的政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或者以财政补贴、政府治压力时,决策者更喜欢使用预算外的承诺来隐藏政担保作为还款承诺设立的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策成本[1]。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体。市政债券是指地方政府或其

3、授权代理机构发行的、称造成的财政约束是其偏好财政机会主义行为的根本以地方政府信用为保障的有价证券。两者都将所筹集原因。我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财政要实行“收支平资金主要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的建设,前衡、略有结余”,硬性约束限制了融资渠道,不得发行地者在推动地方城市化建设及应对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方政府债券,增加了对担保融资形式的依赖。财政机会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所形成的或有负债也主义行为的偏好扩大了或有负债的规模,虽在短期利带来潜在的财政风险;后者解决我国目前地方政府财用预算外活动进行跨期替代来缓解政府的财政支出压政困境,将地方政府隐

4、性债务公开化,其成功运用将有力,但长期过度积累的或有负债必会加大未来的财政助于市政建设的快速发展,从而为地方经济腾飞创造成本和风险[2]。良好的基础。因此,随着地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第二,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诺斯的“路径依赖”理口的日益突出,地方政府融资需求非常强烈,及时加强论认为,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存在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地方融资平台和市政债券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研究,化的现象[3]。其一,地方政府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对于探索如何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促进融资平台规稳定的“守夜人”,承担着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重要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5、。职责。在其债务担保机制下,融资平台会对地方政府的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下的或有负债向财政风险担保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其二,为平台公司提供担保的转移与扩散的内在机理融资机制虽增加了地方政府的或有负债,解决了财政第一,世界银行经济学家Brixi认为,收付实现制能力约束下的融资困境,并提高了本届政府的执政绩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是财政机会主义行为存在的制度效,即使地方政府未来财政能力无法承担可能出现的18JJRYJJRYJJ地方融资平台与市政债券:基于地方债务风险管理分析偿还责任,但仍有中央财政成为“最后还款人”。其三,政风险责任机制和投融资责任机制。法人治理结

6、构不地方官员管理绩效考评机制加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机健全,尤其是投融资平台下属除了企业法人,还有事业会主义偏好。贷款担保期限和政府届期不匹配可能导单位,甚至有些和政府职能部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致某届政府为了追求政绩,急功近利,甚至不考虑项目公司高管很多是由政府官员转行过来的,市场化投融的回报率及偿还能力。资“借、用、管、还”的责任主体不清晰;缺乏必要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导致平台的投入产出效率偏低。这些债务都是基于政府信用,一旦出现违约将对政府信誉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二)缺乏信息披露或制度安排上的缺陷,在违约责任发生后容易形成政府信用危机一方面,地方

7、政府往往利用与银行之间信息不透明或自身的强势地位,通过融资平台采取各种套取银行资金的方式,将所承贷的资金划转至财政专户或关图1官员的换届与地方债务及腐败之间的关系联企业,改变资金约定用途,银行难以监测信贷资金的第三,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为市政债券理论研究真实流向;各审批部门掌握的信息是分散的、不完全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袁兰兰等(1998)论证了让地方政府的,难以获得整合信息,因而无法将地方各类项目总负发行债券,有利于地方政府增加地方性公共品的供应,债水平作为审核指标;况且,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提高地方性公共品的供应效率。舒尔茨等(Schultz,资平台

8、公司从多家银行获得信贷,形成“多头融资、多2001)认为,允许地方公共部门举债来为公共品融资,头授信”的格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