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及内涵

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及内涵

ID:33297395

大小:229.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3

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及内涵_第1页
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及内涵_第2页
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及内涵_第3页
资源描述:

《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及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10年4月第23卷第2期管j星穿予.』JournalofManagementApr.2010V01.23No.2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结构及内涵冯绚,孙岑,高薇(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875)摘要: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630万,再加上未实现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将使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而外部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面对现实,提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本研究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技术建立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四维模型,对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提出建议。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能力;胜任力模型中图

2、分类号:G47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6511(2010)02-0096—03一、当前女大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而大学扩招致使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世市场供需严重失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加剧了就业矛盾。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30余万⋯,再加上未实现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将使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当前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尤其突出。用人单位对女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认识、女大学生自身固有的限制等内外冈素综合作用,使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部分

3、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常以工作需要为借口,打出“只招男生”的招牌,将众多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即使没有明确的性别要求,“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也早已成为招聘中的“潜规则”。江苏省妇联的一项专题调研显示:80%的女大学生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大学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心J。这表明女大学生在就业机会、就业成功率等方面都与男生存在一定差距。麦可思(MyCos)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为2l%,明显低于男性大学毕业生的29.5%‘3

4、。面对现实,提升女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从女大学生自身出发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本研究着眼于女大学牛就业能

5、力模型的构建,以期对女大学生就业以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参照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界定,本研究将就业能力界定为:为获得工作,求职者所应具备的不与具体岗位相关的心理行为特征。本研究以行为事件访谈(BEI)为基本研究方法,对较理想地实现就业的女大学生、部分用人单位,以及高校就业指导专家分别进行结构化访谈,最终建立了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四维模型(图1)。二、模型构成和逻辑关系分析经过结构化访谈、访谈材料整理与编码提取,获得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提炼出的能力素质包括四个维度:意识与特质、一般通用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以及自我展现能力。“意识与特质”反映个人的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方面前提

6、性和深层次的特点;“一般通用能力”是指由生活各方面活动积淀而得,且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具有通用性的能力;“职业适应能力”是个人在求职过程中用以适应职业要求的能力;“自我展现能力”指个人在求职时将最有可能使自己被雇佣的特质展现出来的能力。此四方面的能力特质存在以下内在逻辑联系:“意识与特质”以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为主要内容,为职业生涯的开启提供驱动力。在这股驱动力的作用下,个人在长时闻的学习生活中获得并提高“一般通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这是一个准备的阶段。而这些能力准备为求职中的自我展现打下基础,最终个人求职过程中展现的能力特质将对个人是否能够被录用起到至关黄要的作用。

7、三、对各子维度内涵的具体阐述从整体来看,四大维度有着上述逻辑关系。具体来说,每一个大维度由若干子维度组成,每个子维收稿日期:2010—01—27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师教通[2009150)作者简介:冯绚(1988一),女,河南新乡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入力资源管理专业2007级在读。研究方向:入力资源管理。·96·.万方数据度又包含我们从访谈中归纳的具体能力特质。以下对它们的内涵逐一进行阐述。(一)意识与特质(包括规划意识和成就动机两个子维度)1.规划意识规划意识表现为个体对自身职业生涯尽早思考,作出长远打算,并基于对自我和环境两方面的深刻认

8、识将自我与环境进行匹配,找到与自身特点相符的职业。此项能力的内容也恰恰印证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经典三步范式(Parsons,1908)。首先,个体要对自己的性格特质、价值观、兴趣点、优势与劣势以及生活方式偏好等有准确的把握。其次,个人要对社会有成熟的认识,对可能进入的行业、领域及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有一定的丁解。最后,个人还要将自我与环境相匹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当然,完成这一系列的规划绝不能靠临阵磨枪,需要长期思考与探索。本能力在求职中的典型行为有:“从上大学之初就开始考虑就业的问题”、“能清晰地阐述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