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范文精选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范文精选

ID:33300859

大小:11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3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范文精选_第1页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范文精选_第2页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范文精选_第3页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范文精选_第4页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范文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范文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范文近几年我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实现较快增长。但作为一项重要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我市大多数企业的“软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胡锦涛同志在考察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时指出,要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这表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大课题。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已进入加速工业化阶段,在过去的较长一个时期,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模仿和引进。经济全球化

2、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业化模式提出了挑战。决定产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已从过去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廉价劳动力转向创新能力、技术和管理优势,知识产权成为重要的竞争工具,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是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接近。但是,我国制造业的多数产品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原创性的产品和技术更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竞争能力的最大差距是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不可能

3、真正成为制造中心。11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的企业和产业正面临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严峻挑战。一些加工制造能力较大的行业,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导致缺乏竞争力。例如,我国的dvd生产能力世界第一,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出口受到外国企业知识产权的制约,被征收较高专利费,廉价劳动力优势被削弱。又如,我国的一些重要技术装备制造加工能力并不差,但因为缺乏设计和成套能力,只能进行转包生产和来料加工,赚取少量加工费。技术装备的对外依存度较高。越是高技术设备越依靠进口。2001年,我国进口装备制造业产品约110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口总额的48%左右。大量的国内需求只能拉动发达国家的gdp增长。目前,我国正处

4、于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一些行业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部分优势企业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但是,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来源还是依靠引进和仿制。如果说过去在低端产品层次,我们可以靠引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靠市场换技术,那么,当我们发展到一定程度,能够与外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在高端产品形成竞争时,人家是不会把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转让给竞争对手的。目前,从外国转移到我国的制造企业,大部分核心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仍然被外国公司所控制。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和技术发展方面实施追赶战略。日本和韩国等实施追赶战略的经验表明,在进入高端产品和接近国际市场档次的市场竞争时,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5、因此,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加强研究开发,在战略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自主知识产权。11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如果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的低水平粗放型发展道路,我国的资源供应将难以支撑。因此,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增长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把先进的技术与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一方面,没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就不可能引进高水平的技术;另一方面,一些关键技术和敏感技术特别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技术引进受到诸多限制。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现代化的中国是买不来的,国家的竞争力也是买不

6、来的。我们要从实现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在战略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保证国家经济安全。二、我市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历史和特点我市企业的发展历史与全国各地企业的发展一样,也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慢慢发展起来的。1992年以前,企业的技术主要来自于国营大企业和科研机构,许多技术是无偿取得的。由于短缺经济的作用,产品不愁卖不掉,所以他们在量上迅速扩张,而对技术创新的需要并不强烈。这一阶段的后期,企业大多积极开展与大企业联营活动,走联营合作之路,不仅从大企业那里获取技术,还积极引进国营企业的淘汰设备。有的作为大厂

7、的分厂,形成稳定的生产联合体。至1987年底,全县开展科技横向联合和协作的企业有170多家,与全国15个省、市,5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并聘请外地科技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老工人250多人来县作技术顾问。从而开展了企业办科研,以加快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提高经济效益。111992年以后,是全市企业飞速发展时期。这时民营企业不仅数量多,而且也成长起了一批上规模企业,这时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