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精选

小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精选

ID:33308755

大小:259.5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2-24

小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精选_第1页
小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精选_第2页
小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精选_第3页
小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精选_第4页
小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试题下载http://www.docin.com/mydoc-68012249-1.html小学教师职称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A.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B.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C.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D.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答案:A解析: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具有全民性、义务性和全面性的特征,它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以及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2、础。2.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康德答案:D解析:康德于1776年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康德力图通过教育来实现他的哲学理想,改造社会,他认为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并得到自我完善。3.针对某一教学单元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目的不在于评定学生,而是为了调控教学,这种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答案:C解析:诊断性测验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解

3、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测验。最常用的一种测试方式是摸底考试。通过诊断性测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4.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提出的。A.马卡连柯B.德鲁克C.杜威D.布鲁纳答案:B解析: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的是更好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在班级中实施目标管理,首先要围绕全体成员共同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将学生个体的发展

4、与班级进步联系起来。其次要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实施学生的自我管理。5.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62试题下载http://www.docin.com/mydoc-68012249-1.html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儿童身心发展的互补性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答案:B解析: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互补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

5、协调一致,从而为人的继续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的特征进行。6.小明学习不是为了获得家长的赞许,也不是为了赢得名次,只是他发觉知识学习过程本身就有乐趣。根据奥苏伯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小明的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效能感答案:A解析:奥苏伯尔把动机分为三种: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题干表述的学习动机属于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

6、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7.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答案:B解析: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期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强度、运动与新异性等;二是人自身的状态,如需要、兴趣、态度等。题干反映的是无意注意。8.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A.联想B.幻想C.理想D.想象答案:D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

7、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别人口头或文字的描述,人能够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即属于想象。9.“教书”与“育人”是()的关系。A.并列的B.递进的C.互补的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答案:D62试题下载http://www.docin.com/mydoc-68012249-1.html解析:“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意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育人反过来也会影响教书,因此

8、,教书与育人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10.“让学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