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各课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各课知识点

ID:33317360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4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各课知识点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各课知识点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各课知识点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各课知识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各课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课《古诗词三首》1、《独坐敬亭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二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诗中描绘了鸟尽云去,只有敬亭山与作者相伴的情景,整首诗表现的是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心情郁闷,到敬亭山寻求慰藉的孤单寂寞的心情。2、课内理解: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大意: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此时此刻,

2、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1)通过对敬亭山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2)“尽“”闲“两个字,给人静寂的境界。第一、二句中动中有静(3)这首诗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望洞庭》1、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

3、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2、课内理解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群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湖光秋

4、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③第三四句,把洞庭湖水色比作“银白色的盘子”,把洞庭湖中的群山比作一只小小的“青螺”。《忆江南》1、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反问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诗,更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同时,“词”这种体裁在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单的

5、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觉中国经典诗词的无限魅力。2、课内理解①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③ “忆江南”是词牌名,本首词的标点。忆江南是词牌名,作者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写了三首回忆杭州的词,这是第一首,另外两首如下。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6、早晚复相逢。第二课《桂林山水》(全文要求背诵)1、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本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最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点,作者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桂林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独特的美和特的美和人们对她的由衷赞叹。)2、课内理解(1)“桂林山水甲天下”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

7、绕这句话从‘山’‘水’两方面来写。(2)从“大海”和“西湖”写起,用一个“却”字转折,衬托出桂林水的迷人。接着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写桂林水的“静“”清““绿”。(3)从“泰山”和“香山”写起,衬托桂林山的别具一格。写出了“奇”“秀”“险”的特点。(4)课文写了桂林水的特点:静、清、绿;山的特点:奇、秀、险。桂林山水甲天下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结尾,在文中既起到了概括全文和首尾呼应的作用,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时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全文要求背诵)1、本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

8、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