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与裂缝发育带预测——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与裂缝发育带预测——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ID:33318698

大小:9.58 MB

页数:158页

时间:2019-02-24

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与裂缝发育带预测——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_第1页
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与裂缝发育带预测——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_第2页
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与裂缝发育带预测——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_第3页
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与裂缝发育带预测——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_第4页
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与裂缝发育带预测——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与裂缝发育带预测——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类号UDC学校代码:10616密级——学号:——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与裂缝发育带预测——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赵霞飞教授申请学位级别工学博士专业名称矿产普查与勘探论文提交日期2010.11论文答辩日期2010.12学位授予单一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盛壑堡王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2、。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1%:殳趸vt

3、年‘只巧B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盛壑堡三太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盛都理王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n及分学位论文作者导师签名:毒!/蒿矽之j沌∥

4、之2D11年6月f孓日摘要致密碎屑岩储层特征与裂缝发育带预测——以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作者简介:陈汉军,男,1971年2月生,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师从成都理工大学赵霞飞教授,2011年6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目前,四川盆地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地层已成为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的重点勘探对象,具有优越的成藏地质条件,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具有极好的勘探前景。但由于该区处于龙门山前缘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一地质一储层综合研究程度低,资源探明率低;为进一步认识川西坳陷地区储层特征,发现该区域的有利

5、勘探目标,特结合学位论文编写,进行系统研究。本次研究从野外露头、测井、分析化验和地震资料入手,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地震地层学和储层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研究方法,对川西坳陷地区须家河组的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划分、储层特征和优质储层形成机理以及有利储层裂缝预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和盆山耦合关系分析研究成果,将龙门山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周缘前陆盆地阶段、中期前陆盆地形成与发展阶段、晚期前陆盆地萎缩阶段。指出须家河组沉积时期是以

6、龙门山逆冲推覆作用为主的前陆盆地演化阶段,分析了构造演化对须家河组沉积的控制作用。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针对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储层开展了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研究。将须家河组二段一四段划分为3个长期、15个中期旋回,以井震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实现了大邑一鸭子河地区反射层位的统一。以长期基准面旋回的上升和下降相域为编图单元,编制了川西坳陷地区带须家河组的沉积相图,指出了须家河组沉积期间的主物源区,首次明确指出了川西坳陷“须下盆”以海相沉积为主,“须上盆’’以陆相沉积为主,圈定出了各层段有利储层相带的平面

7、展布,分析了其有利的成藏地质条件。根据大量测试、分析结果,对研究区须家河组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岩石类型以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为主,长石含量较低,岩石的结构成熟度中等,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孑L喉结构组合类型以中孔细喉型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属于低孔低渗储层。主要的破坏性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有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目前已达到中成岩阶段中晚期。指出了研究区须家河组裂缝的两种成因类型,分析了裂缝地震、测井响应特征。成都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通过地质成因和地震的裂缝

8、预测手段,开展了裂缝预测工作,并分析了相应手段的优点。指出裂缝预测的配套方法应是在地质成因裂缝综合预测的基础上,在相对有利区层段利用P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方法进行裂缝有利发育区的进一步描述,使预测果更趋精确。在储层发育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优质储层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储层发育受构造演化、沉积相、成岩作用和裂缝等因素综合控制。关键词:川西坳陷;储层特征;层序地层学;沉积相;裂缝预测;优质储层形成机理ABSTRACTT3xformationinWestSichuandepressionhasbecomeimpot

9、antexplorationobjectnowadays.whichhassuperiorgaspool’Sformcondition,hasachievedsubtleresult,andhassuperiorexplorationprospect.Butbecauseofmanydifficultlyproblemsuchascomplexgeologycondit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