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天机 2016高考历史

泄露天机 2016高考历史

ID:33320026

大小:406.5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24

泄露天机 2016高考历史_第1页
泄露天机 2016高考历史_第2页
泄露天机 2016高考历史_第3页
泄露天机 2016高考历史_第4页
泄露天机 2016高考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泄露天机 2016高考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泄露天机——2015年高考押题精粹历史本卷共38题,两种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26小题,非选择题12小题。一、选择题(26个小题)1.有学者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它最大的局限在于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主权      B.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2.某教授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

2、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作者认为()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行省制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摈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3.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以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是()A.社会流动更趋频繁           B.皇室权威更趋强化C.世俗文化蓬勃发展            D.货

3、币经济地位提高4.苏轼曾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宋代地主主要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富B.宋代地主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宋代佃户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D.宋代农村开始出现以租佃关系经营土地5.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B.区域经济发展

4、不平衡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D.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6.明洪武二十八年规定,凡洪武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这些措施()A.能鼓励垦荒B.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C.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D.降低赋税,减轻农民负担7.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8.顾炎武《日知录》中写道:“心不待传也,流行天地间,贯彻古今而不同者理也,理具于吾

5、心而验于物。心者,所以统宗此理而别其是非,心学二字,《六经》、孔孟所不道。”这一观点表明他()A.对陆王心学持批判的态度B.主张回归孔孟儒学C.肯定心学的修身养性功能D.以拯救时代为己任9.明末清初,王夫之主张“有其力者治其地”,黄宗羲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顾炎武力主“均田”,这些主张()A.具有浓厚的复古色彩B.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C.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D.表达了对个体小农的关注10.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起义爆

6、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11.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业救国12....“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现实,往往复反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

7、罪也。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制复辟现象主要是由于()A.辛亥革命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共和制B.近代中国存在复辟帝制的社会基础C.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理解民主制D.康有为等守旧保皇党人的支持推动13.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A.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D.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14.费孝通

8、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