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研优势助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发挥科研优势助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ID:33336200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4

发挥科研优势助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_第1页
发挥科研优势助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_第2页
发挥科研优势助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_第3页
发挥科研优势助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发挥科研优势助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发挥科研优势助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张文亮  智能电网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智能主要体现在:可观测——量测、传感技术;可控制——对观测状态进行控制;嵌入式的自主的处理技术;实时分析——数据到信息的提升;自适应;自愈。简单地说,智能电网是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集成的新型电网,具有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输电网的电能损耗等多个优点。  智能电网在欧美  目前,美

2、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各国都相继开展了智能电网相关研究,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与欧洲。对于美国来说,对复杂大电网的安全稳定控制,即让电网具备“自愈”能力,这是其智能电网发展最初的驱动力,虽然困难重重,但至今仍然是其最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欧洲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政策显然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接入研究也相应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国外电网企业智能电网的应用实践主要集中在配电和客户侧。在输电侧目前有美国电力研究协会(EPRI、ABB、PJM)等机构和企业开展

3、相关研究,但其研究缺少整体性及应用推广支撑。  智能电网在中国  我国开展智能电网的体系性研究虽然稍晚,但在智能电网相关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在输电领域,多项研究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配用电领域智能化应用研究也正在积极探索。  结合国际电网技术发展方向和我国电网发展特点,国家电网公司重点组织开展了新型能源接入、特高压输电、大电网运行控制、数字化变电站与数字化电网等方面的研究,培育出一批引领电网发展的科技成果,在特高压输电技术、电网广域监测分析保护控制技术、电网频率质量控制技术等方面处于

4、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电科院全力推动  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  5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刘振亚总经理提出,国家电网公司将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按照安全可靠、清洁高效、自愈可调的要求,以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服务和调度为六个应用环节,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发展目标。  中国电科院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积极参与《智能电网的运行与

5、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框架》的编制工作,成立了由三位两院院士和两位院副总工程师担任技术顾问的智能电网研究开发中心,该中心下辖18个分专业组。中国电科院还积极组织和推动中国智能电网的相关标准和体系研究建设,并通过实现智能电网研究的顶层设计,统筹开展规划研究和科技攻关。  由中国电科院牵头负责建设和运维的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和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在特高压直流、高海拔输电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及输电线路工程力学、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系统仿真和大电网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均具

6、备世界首屈一指的试验能力。它们提供的试验数据,可满足我国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行试验研究的需要。正在建设中的国家电网计量中心,将在电能质量及节能领域开展研究及检测研究,并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权威的计量技术机构。  目前,中国电科院在智能电网研究的相关领域已初步取得一些成果。  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具备对大规模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进行多角度、多层面仿真模拟和试验研究的能力。仿真中心的仿真计算数据中心将解决当前电力系统计算分析中存在的设备运行参数管理分散、数据来源不明确等问题。电网实时

7、仿真技术可基于实时、超实时仿真,使运行中的大电网得到有效预警和控制,化解可能出现的事故,消除运行隐患。中国电科院自主研发的CC2000A(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相应套件可采集电网运行的实时或模型数据,具有动态安全监测、分析、预警和辅助决策支持功能。  建设智能输电网是构建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中国电科院自主创新,研制了以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技术设备。它可以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增强系统稳定性,实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它的快速响应特性和灵活调节能力,

8、可使电网具备强大的抗攻击和快速自愈能力。它还可作为配合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重要技术手段,保障智能电网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有效的电源侧控制是保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中国电科院研制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对电站复杂连续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是电站的“大脑”和“神经中枢”。  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域,中国电科院组织开展了农网示范工程建设和综合节能降损技术、电网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等研究项目,对实现配网优化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