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ID:33336245

大小:125.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4

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_第1页
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_第2页
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_第3页
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卷第#期南&京&工&业&大&学&学&报189:!"+8:#!$$%年#月’()*+,-(.+,+’/+0)+/12*3/45(.4267+(-(05’;<:!$$%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赵宏华,韩选江,颜&谳(#: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南京!#$$$=)摘&要:根据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机理,在常规复合地基加固区、软弱下卧层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计算对比,提出复合地基加固区采用复合模量法、下卧层采用应力扩散法计算沉降的方法

2、:阐述了大桩距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基本假定、计算公式和具体计算步骤: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将大桩距复合地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的沉降变形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关键词: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中图分类号:4)>%!?@&&&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A%#B%A!%(!$$%)$#B$#$$B$@!"##$"%"&#’($’)$(#*+&%"#,+-+.%*/*&01*$"2*#,$(30"1*$"41(’*&0’+%1+4*#".+)&-(#*+&##!C7,(78

3、D,5,+5;<(#:6899KDK8L6JMJ92

4、8<,8

5、G

6、生#&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群桩效应”,因此加大了复合地基沉降量#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距!]!"("桩常规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距!"!"("桩径)#径)#设计关键主要是以“有效桩长”作为控制加固设计关键主要是由单桩承载力来控制其加固区深区深度及桩长的主要依据,适当拉开桩距使搅拌桩度,它需要足够的桩长和较多桩数提供的侧摩阻力复合地基成为一种加筋体,并在土体中形成“加筋来满足其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因而桩长往往超复合垫层”作为扩散应力的硬壳层,以改善地基基[#B!]过了“临界桩长”,桩数又超过了合理布桩间

7、距所需础的受力特性#!收稿日期:!$$AE$^E!#基金项目:江苏省兴化设计研究院资助万方数据作者简介:赵宏华(#"%A—),男,江苏姜堰人,讲师,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基处理、地下结构施工;2ET;J9:FF%A@!@_#A@:R8T:"第$期赵宏华等: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大桩距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3)式中:*$)为根据第)分层的自重应力平均值!#$"大桩距搅拌桩复

8、合地基沉降变形模式!-),!(-)%$)从土的压缩曲线上得到的相应的孔隙文献[$%!]中通过现场实验得出大桩距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特征是:复合地基承受荷载时,桩体比;!-)、!(-)%$)分别为第)分层土层底面处和顶面处应力相互影响叠加现象不明显,不可能导致“实体的自重应力;*!)为根据第)分层自重应力平均值基础”模式的“群桩效应”,桩侧摩阻力能得到较好!-),!(-)%$)!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