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导入式智能审计模式的再思考

对导入式智能审计模式的再思考

ID:33338881

大小:2.34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4

对导入式智能审计模式的再思考_第1页
对导入式智能审计模式的再思考_第2页
对导入式智能审计模式的再思考_第3页
对导入式智能审计模式的再思考_第4页
对导入式智能审计模式的再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导入式智能审计模式的再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10卷第2期No.2Vol.102009年3月JournalofShanghaiBusinessSchoolMar.2009【操作实务】对导入式智能审计模式的再思考阳杰黄昌勇(.厦门大学会计系,中国厦门00;.湘潭大学商学院,中国湘潭0)摘要:导入式智能审计模式是专门用于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的一种计算机审计模式,其核心在于会审软件、数据导入、全面重算、智能审计、社会对账、安全通信和日志记录七大技术要素,它们组合起来形成有别于其他任何审计模式不同的特点。导入式智能审计可以通过会审软件来实施。关键词:计算机审

2、计;审计软件;审计模式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X(00)-0---0一、引言未来审计理论的发展动力将主要来自现代信息技术[]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性目标、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的发展。当前的计算机审计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将计组合,它规定了如何分配审计资源,如何控制审计风算机作为手工作业审计的工具和奴隶,这只是意味着审险、规划审计程序,如何收集审计证据,如何形成审计计手段的改变,注重模拟手工作业审计的审计过程,不结论等问题。综观审计史,在审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仅未能充分考虑计算机信息系统的

3、特点,而且未充分利审计模式是实现审计目标,履行审计责任的重要手段,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现代计算机审计应该是审计模式的发展对于审计目标的实现起着相当重要的作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重用。审计模式是审计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构。研究计算机审计模式,决不能抽象地、孤立地仅仅计理论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对审计本身加以研究,而应运用系统理论的思维方式,结构的发展变化,审计目标在不断变化,因而审计模式将审计视为一个系统,并将其放在信息化大环境下进行也一直在不断发展创新。一般认为,审计模式演

4、进经历研究,才可能比较合理地揭示审计发展规律。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三个阶二、国内外关于计算机审计模式的研究段,目前还在不断发展之中。以上对审计模式的划分是从审计行为关系上看,审计是对信息需求者所关注一种宏观的划分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我们姑且将其信息质量特征予以鉴证,其执行目标取决于信息需求者称为传统审计模式。如果我们立足于会计信息化环境,的目标。在实时经济环境下,人们对实时信息的需求增综合计算机审计带来的对审计线索、审计方法、审计技加,信息需求者已经越来越无法忍受事件发生和取得相术、审计实务、审计标准、审计师、

5、审计理论等方面的关信息之间的时滞,随着实时会计信息系统(Real-time变革,就会发现计算机审计有区别于传统审计模式的不AccountingSystem)的出现,实时在线财务报告成为可同特点。《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能。“新的基于数据库基础的实时更新的在线财务报先后,则近道也”。计算机审计虽然实践性很强,但与告,不能和当前传统的定期审计模式结合在一起。审计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即“道”,模式要相应的朝着连续审计(ContinuousAudit)的方向也就是计算机审计模式。转化,这样才能提供连续的审计报

6、告,这种审计报告将[]会补充、最终甚至会替代现有的年度审计报告。”连续审计是0世纪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一收稿日期:00-0-0个连续地根据审计师规定的标准进行交易和控制测试,作者简介:.阳杰,男,湖南衡东人,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研来识别异常(例外)情况,以供审计师来执行额外程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审计与会计信息系统。电子信箱:yang-[]序”,其目的是为了使审计更及时、更全面、更支持管jie@.com;.黄昌勇,男,湖南郴州人,湘潭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电算会计。理程序、成本更低,而

7、且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上实现了http://www.sbs.edu.cn第10卷第2期对导入式智能审计模式的再思考No.2Vol.102009年3月Mar.2009AFurtherStudyoftheImportIntelligentAudit跨越,因而可以显著改善审计质量。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诸多掣肘,计算机审计难以超越。[]连续审计提出之后,国外关于计算机审计理论和实笔者所提出的“导入(式)智能审计模式”其理论务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连续审计的框架下进行。在理论就是来源于数据式审计和连续审计,所不同的是,导入界,学者们从连续审计的需

8、求因素、理论和指南、适用式智能审计立足于财务审计领域,采用的是根据《信息技术、应用领域、成本效益因素和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GB/T-00)(下[]了深入的探讨;在实务界,随着实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