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版药典三部部分附录

2005年版药典三部部分附录

ID:33339823

大小:147.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2-24

2005年版药典三部部分附录_第1页
2005年版药典三部部分附录_第2页
2005年版药典三部部分附录_第3页
2005年版药典三部部分附录_第4页
2005年版药典三部部分附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5年版药典三部部分附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5年版药典三部部分附录1.无菌检查法(修订)2.支原体检查法(增修)3.病毒外源因子检查法(修订)4.热原质检查法(修订)5.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修订)6.崩解时限检查法(新增)7.融变时限检查法(新增)8.最低装量检查法(新增)9.装量(片重)差异检查法(新增)10.粒度检查法(新增)11.抗毒素F(ab)2测定法(修订)12.絮状单位测定法(新增)13.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多糖分子大小测定法(增修)14.伤寒Vi多糖分子量大小测定法(新增)15.乙醇残留量测定法(康卫氏扩散皿法)(新增)16.

2、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脲法)(新增)无菌检查法无菌检查法系指用微生物培养法检查生物制品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无菌检查应在洁净度为10000级环境中的局部洁净度100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无菌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无菌隔离系统必须进行洁净度验证。各种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均应按照本附录的规定进行,有专门规定者除外。1仪器1.1取样用灭菌注射器,5、10ml(供直接接种法用)。1.2全封闭式集菌培养器,滤膜孔径不大于0.45μm,膜直径约50mm(供薄

3、膜过滤法用)。1.3普通显微镜(细菌镜检用)。2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培养基应适合需氧菌、厌氧菌或真菌的生长,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干粉培养基。2.1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1(流体硫乙醇酸盐1,用于培养需氧菌、厌氧菌)胰酪蛋白胨(或酪素胰酶消化液,以总氮计2000mg)15g酵母浸出粉(或酵母透析液200ml)5g葡萄糖5g氯化钠2.5gL-胱氨酸(或半胱氨酸盐酸盐)0.5g硫乙醇酸钠(或硫乙醇酸)0.5g(0.3ml)琼脂0.65~0.75g刃天青0.01g水1000ml除葡萄糖

4、和刃天青外,取上述成分加入水中,微温溶解后,调节pH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摇匀,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1±0.2。在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的颜色(红色)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3,否则,须经水浴煮沸加热20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并防止被污染。2.2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2(流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2)按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1处方,删除琼脂,取其余成分,如法配制,即得。2.3改良马丁培养基(用于培养需氧菌、真菌)蛋白胨5g酵母浸出粉(或酵母透析液200ml)2g葡萄糖20g磷酸

5、氢二钾1g硫酸镁(MgSO4•7H2O)0.5g水1000ml0.1%虎红2ml除葡萄糖外,取上述成分加入水内,微温溶解后,调节pH值约为6.8,煮沸,加葡萄糖溶解后,摇匀,滤清,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6.4±0.2。2.4营养琼脂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浸粉5g氯化钠5g琼脂14g水1000ml取上述成分加入水中,微温溶解后,调节pH值为弱碱性,煮沸,滤清,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2±0.2。上述培养基一般分别按10ml、40ml、100ml或200ml分装于试管或其他容器中,装量为试管或容器高度的2/5

6、,均以115℃灭菌30分钟。细菌培养基经30-35℃培养3天,改良马丁培养基经20-25℃培养3-5天后,应无菌生长。合格的培养基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一周。3培养基灵敏度检查3.1菌种由国家药品检定机构分发。3.1.1需氧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MCC32210株),短芽孢杆菌(7316株)。3.1.2厌氧菌生孢子梭状芽孢杆菌(CMCC64941株)。3.1.3真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3.2菌液制备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生孢子梭状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分别接种于被检的培养基,经30~35℃培养一定时

7、间(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生孢子梭状芽孢杆菌培养24~48小时,短芽孢杆菌培养18~20小时)后,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短芽孢杆菌分别刮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内制成均匀菌液;生孢子梭状芽孢杆菌先将菌液吸入灭菌的试管内,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均匀菌液;白色念珠菌接种在改良马丁培养基上,置20~25℃培养2-3天后,刮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均匀菌液。再将以上菌液稀释至与标准比浊管(由国家药品检定机构分发)相同之浓度,然后用0.1%蛋白胨水作10倍系列稀释,分别制成10-8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液,10-

8、7的短芽孢杆菌菌液、10-7生孢子梭状芽孢杆菌菌液及10-6白色念珠菌菌液。3.3培养基接种将10-7的短芽孢杆菌、10-7生孢子梭状芽孢杆菌、10-8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10-6白色念珠菌菌液各1ml分别接种到每管9ml被检培养基中,(用于厌氧菌的培养基在试管中装量高度不得低于7cm)。每种菌液至少接种3管,并用未接种的培养基做对照,将接种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生孢子梭状芽孢杆菌的培养基置30~35℃培养3天,接种短芽孢杆菌的培养基置30~3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