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福鼎县志(初校稿)

民国福鼎县志(初校稿)

ID:33340286

大小:209.5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2-24

民国福鼎县志(初校稿)_第1页
民国福鼎县志(初校稿)_第2页
民国福鼎县志(初校稿)_第3页
民国福鼎县志(初校稿)_第4页
民国福鼎县志(初校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国福鼎县志(初校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明叔岳大人:兹就已收到者顺便带奉福建县志闽清壹部八册邵武又四册崇安又贰册福鼎不全。计十一卷。续行诐失补齐但无把握。将乐概况一册。正式县志正在刊,即此俟刊就当购奉侄倩杰夏叩66建公财座赐鉴接奉:手示委觅《福鼎县志》一事,遵即趋往有关机关,以及士绅之家查访。据云,因去岁四月间敌人过境,所藏图书、志乘或被焚、或散失,以致无存。最终由此间文学家卓剑舟处寻得不全《县志》计十一卷,先行由邮寄到上。请察收应用。谨辞肃。复顺侯崇安。不一。晚黄秀亭拜启十二月卅一日66福鼎县志卷一纬候表福建分星,或指牛、或指斗、或兼指牛女

2、,其占不一,然已成古说矣。计算全球经纬,起于近代。据从前教育部观象台测验,福建位置在地球之北温带而近于热带。其地界之最东者,旧日在中线偏东六度外,台湾基隆领海。甲午以后,最东经度惟至闽浙交界,沙埕港、太姥山海角。沙埕、太姥,俱福鼎领土,然则鼎地经纬固福建全省东北界,与浙接壤之分线所亟,应揭然明者也。至昼夜永短、寒暑往来,亦因地球向背、太阳偏正,与夫距离有远近之差,四时气候于是乎成。鼎虽闽辖,全邑温度不尽同福州,且略似浙东、平泰诸县,纬度关系使之然也。自民国纪元后改用阳历,日数有增减,虽不符昔之朔望弦晦,其以

3、二十四节按月支配,较便推算而利于耕作,爰类及之,作《纬候表》。经纬福鼎县治北纬二十七度二十分,东经三度五十三分。气候鼎邑虽属闽地而邻于浙,其气候实与福州稍异。如春初间常雨雪,较寒于冬,【侯官乡贤谢金銮《秦屿竹枝词》云“童子携笼添兽炭,客中二月尚重裘。”】发雷常早,遂成阴霾。夏则多旱,低田喜晴、高田喜雨,收获不齐而丰歉因之。秋初飓风时发,暑雨霪霖,乍晴复雨,溪流泛涨山岚,海瘴尤盛于夏秋之交。秋热更烈,雨复暴寒。湿热薰蒸,人多疟痢。霜降稍觉清凉。将届小阳,复成暄燠,花有非时而开者。小雪以后,霜华满地,辄作严寒。

4、冬至既交,则雪常盈寸,此乃邑中一岁之气候也。【旧志】《福建地理志》称:“福建虽居温带而含热带性质,濒海之地,赖海风调剂,尚觉温和。冬季无降至华氏三十二度以下,夏季无升至百度以上者。其风向,夏日一日数易,日间南风或东南风,夜时或有转为北风;冬日南风虽小,每日必数次。其雨量,因距海近,受日光之热力亦强,是以颇多。”鼎地亦如之。【附】国历福鼎僻处海隅,人多守旧。际兹国历初行,民间咸以为不便于计算。其实有最简易法,特邑人未周知耳。国历算法,每年十二月,除二月二十九日或二十八日外,其馀大月悉为三十一日,小月悉为三十日

5、。月之大小固定不变,日之多少亦固定不变。计每年大月为数七,即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等是也。小月为数四,即四、六、九、十一等是也。大小更以手形骨节凸凹为准,列为一图。凸处为大月,凹处为小月。自左顺序数之,八与一同在凸处,再由八月数至十二月,无少差错。此男妇老幼之所能周知者也。兹特摹出如左:(图略)【附】国历二十四节歌改用国历真方便,二十四节极好算。每月两节日期定,年年如此不更变。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诸君熟读这几句,以后宪书不必看。一月大寒随小寒,若种早稻须耕田。立春雨水二月到,小麦地里草除玩

6、。66三月惊蛰又春分,稻田再耕八寸深。清明谷雨四月过,油菜花黄麦穗青。五月立夏望小满,割麦插秧莫要晚。芒种夏至六月到,黄梅雨中难睁眼。七月大暑接小暑,红日如火除草苦。立秋处暑八月过,快割膏梁玉蜀黍。九月白露又秋分,收稻再把麦田耕。十月寒露霜降来,黄豆白薯都收清。立冬小雪农家闲,拿去米麦换洋钱。只等大雪冬至到,把酒围炉过新年。【歌制于立法院张某君。《序》云:“在新历中,无论那一年,每月都有两节。从一月到六月,每月的六号同二十一号是逢节的日期。从七月到十二月,每月的八号同二十三好是逢节的日期。有时也许早一两日或

7、迟一两日,但最多相差不过两日。】66福鼎县志卷二地理志冠疆界沿革表于全志,其有沿无革者,第作《地理志》,居第二,新例然也。鼎置县后无甚变动,惟县名一节,前人援据失实,致东北隅疆界分划不清,是不可以不辨。《郡志》窜浙平之鹤顶山于吾邑山川门,讹为福鼎,遂谓县命名以此,前《志》沿之,此大误也。是山距离福鼎界二十里有奇,不应拦入吾圉。邑明经江贡珍《迂园阔谈》,力诋其非,论颇痛切,但尚未明言名县果何取职者,憾焉。故家遗老相传,县名盖取《易·杂卦》“鼎新”义,谓新于福宁设一县。又云,邑诸山以太姥为著,太姥诸峰以摩霄为高

8、,摩霄之巅状若覆釜,呼为覆鼎。“覆”音同“福”,故以“福鼎”名县。犹之治西覆船山,原以形似名建县,后易为“福全”。二说皆名正言顺,无待借助他山。而后说较长,以之指定县,斯疆界判矣。若夫县地从前所隶属,暨置县后四至八到,以及内部之分析都图,前志已详。兹悉照登,至比年来嵛山勘界,并自治划区,亦应备载。志《地理》。福鼎全县地唐虞,夏商属扬州之域。【《禹贡》:“淮海惟扬州”闽当海澨,亦其地也。】周为七闽地。【《周礼》“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