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岩溶地下河系统旱涝致灾因素分析

中国西南岩溶地下河系统旱涝致灾因素分析

ID:33341088

大小:7.40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9-02-24

中国西南岩溶地下河系统旱涝致灾因素分析_第1页
中国西南岩溶地下河系统旱涝致灾因素分析_第2页
中国西南岩溶地下河系统旱涝致灾因素分析_第3页
中国西南岩溶地下河系统旱涝致灾因素分析_第4页
中国西南岩溶地下河系统旱涝致灾因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西南岩溶地下河系统旱涝致灾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5.2岩溶旱涝灾害应对措施..............................................................................645.3小结..............................................................................................................65第6章结论........................................................................

2、........................................676.1结论..............................................................................................................676.2不足..............................................................................................................68致谢.........

3、.................................................................................................................69参考文献......................................................................................................................70附录..............................................

4、..............................................................................73个人简历......................................................................................................................85V万方数据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引言1.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中国岩溶具有分布广,面积大和类型多的特点,是世界其他地区或国家不可以比拟的。中国岩溶区面积若按碳酸盐

5、岩分布面积计(含覆盖型和埋藏型),为4242344×10km,按碳酸盐岩地层出露面积计,约为206×10km,按碳酸盐岩出42[1]露面积计,有90.7×10km。其中,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中国西南岩溶区连片42分布面积最大,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为114×10km,碳酸盐岩地层出露的面积为4242[2-3]76×10km,碳酸盐岩出露面积达54×10km(图1.1)。中国西南岩溶区单位:km2中国其他岩溶区碳酸盐岩分布面积11400002300000碳酸盐岩地层出露面积7600001300000碳酸盐岩出露面积5400003670000%50%100%所占比例图1.1中国西

6、南岩溶区分布面积及其所占比例示意图中国西南岩溶区岩溶环境具有复杂性和脆弱性,更具独特性。区内岩溶连片面积大,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强烈的岩溶作用形成了地表地下双层水文网的特殊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地表碳酸盐岩透水性强,难以滞留降雨,岩溶地下多重介质结构类型多样,易造成水源集中性流失,碳酸盐岩分布广泛且岩石坚硬,形成土壤的能力非常低。独特的岩溶环境构建了中国西南岩溶区承灾脆弱的基础,加之不适当的人类参变作用,导致旱涝灾害频发。据学者(卢耀如等[4]1996年的统计数据,中国西南岩溶区发生旱涝灾害的总频率约为50%,涝灾发生频率略高于旱灾(图1.2)。旱涝危害极大,干

7、旱时,无水可用,庄稼枯死;内涝时,大面积被水淹,财产损失惨重;此外,旱涝灾害均可导致滑坡或坍塌。2010年,西南岩溶区刚经历了初春的百年大旱,随后又因流域性大洪水遭受洪涝灾害,旱涝同现的困境再一次凸显了中国西南岩溶区环境结构及功能的脆弱性,同时给这一区域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是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入研究中国西南1万方数据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岩溶区的旱涝灾害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对提高区内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川东山地滇西高原水旱灾害总频率%滇东高原干旱灾害频率%贵州高原洪涝灾害频率%广西盆地湘西、鄂西山地洞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