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

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

ID:33347442

大小:311.0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9-02-25

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_第1页
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_第2页
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_第3页
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_第4页
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考研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风中文考研——李家晔/主编kychinese@126.com文学古汉知识——李家晔修辞文论1古代汉语知识19文字学19训诂学30音韵学32词学42字典辞书44古籍版本学48典籍及文献52目录学60修辞文论第一、修辞概说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人们在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过程中,追求最佳表达效果的言语实践。  最佳表达效果就是指“准确、鲜明、生动、形象”。二、汉语修辞研究的历史  “修辞”一词出现得很早,但在古代学术研究中,修辞学并不是独立的学科,有关修辞的论述散见于解经、文论、史论、诗话、词话、笔记、随笔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刘勰的《文心雕龙》曾对诗文的修辞规律进行了系统的

2、探讨。  隋唐五代史论修辞、诗论修辞、散文修辞都获得了发展。  南宋陈骙的《文则》,对比喻、引用、仿拟、析字、重叠、节缩、省略、层递、错综、倒装等各种辞格,都分别作了分析。  元朝的《修辞鉴衡》是我国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著作。  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签》是我国第一本断代的修辞学资料汇编。  清代王国维的诗歌评论在修辞学方面也多有贡献。  “五四”运动以后,修辞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和研究。比较重要的成果主要有:  1923年胡怀琛的《修辞学要略》可算是中国最早的现代修辞学著作。  1932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拓了修辞研究的新

3、境界,标志着现代修辞学的建立。三、修辞格1、比喻,2、比拟,3、借代,4、夸张,5、双关,6、仿词,7、婉曲  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例如:  我向他打听卖灶糖的老汉,他告诉我,卖灶糖的老汉老去了。(张洁《拣麦穗》)照部队规定,当战士的是不准谈“个人问题”的。(徐怀中《西线轶事》)8、对偶,9、排比,10、层递62国风中文考研——李家晔/主编kychinese@126.com  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上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叫层递。  在北国,除泰山、华山这些早已名闻中外,还有许多

4、等待人们去发现、去观赏、去利用的风景区。(王朝闻《北武当游》)11、反复12、顶真  顶真也叫蝉联、联珠,是把上一句末尾的词作为下一句的开头,使首尾相重合,形式上成为一种链式的结构,表达上前后意思紧相扣,气势连贯而下。  例如:例1:什么树开什么花    什么花结什么果。13、回环  回环也叫回文,这种修辞格的前后两句话中后一句话是前句话的倒叙排列形式。  例如:例1: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例2: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例3: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14、对比15、映衬  映衬就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

5、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让它们互相衬托,相得益彰。例如:  寂静的黄昏,窗外飞舞着雪花,一阵紧似一阵,低垂的帐帷中传出的痛苦呻吟,一声惨似一声!我黑暗中坐在火炉畔,望着药壶的蒸汽而沉思。  (石评梅《雪夜》)16、拈连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巧妙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这种修辞方法叫拈连。例如:  他飘飘然地飞了大半天,飘进土谷祠,照例应该躺下便打鼾。(鲁迅《阿Q正传》)17、通感18、警策  使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意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叫警策,也叫精警或警句。  警策可分为主宾重复判断、表意相反相成和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三类。  例如:中国人有句老话:不入虎穴,焉

6、得虎子。  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鲁迅《捣鬼心传》)先秦修辞学修辞活动存在于交际过程之中。写说者运用言辞或文辞,通过种种表达手法,抒情达意,传递信息,作用于听读者,这只是交际过程中的一半。听读者收到言语表达的信息后,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甚至通过联想、想象予以正确理解、鉴赏,或者做出反映,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因而写说者与听该者是修辞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写说者如何善于运用修辞现象,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收到最佳的修辞效果,这是修辞学应该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听读者如何通过修辞现象、修辞方式,正确理解写说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也是修辞

7、学应该研究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先秦时期虽无修辞学的概念,但在交际活动的实践中,人们却也注意到听读者一方如何正确理解对方运用言语艺术的问题。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观成孟子很重视“知言”,即如何正确理解对方的言辞、文辞问题。他由于善养“浩然之气”而具备了这种“知言”的长比所以曾自朗为“我知言”。⑨他的所谓“知言”,就是“破辞知其历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能够通过那些片面的言辞知道对方思想上的掩蔽之处,通过那些过分的言辞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