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契约效力

论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契约效力

ID:33366194

大小:1.48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2-25

论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契约效力_第1页
论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契约效力_第2页
论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契约效力_第3页
论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契约效力_第4页
论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契约效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契约效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UDC密级论文题目:,叠南级跬七鎏硕士学位论文论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契约效力作者姓名:兰壅~堡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学位及单位地址:昊眷燕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申请学位级别:亟±专业名称:民商法学论文提交目期:Q!生!旦旦论文答辩日期:生且旦学位授予单位:遁直亟法太堂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2007年4月日内容摘要1999年,《合同法》开始颁布实施。新((A同法》确立了促进经济交易和保障社会秩序并举的立法价值,表现在契约效力上,就是通过减少无效契约来促进经济交易行为;通过国家公权力干预严重损害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来保障社会秩序,这在立法上则体现于《

2、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虽然,《合同法》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借鉴、吸收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原有立法做出了重大调整,大大地缩小了无效合同的范围,但是,依据现今立法,若将所有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契约都判定为无效,恰同法》将很难真正做到保护交易关系,因为大量并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的合同和那些如果依据强制性规范而判定无效反而对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公平的合同,也将因此无效。因此,需要对强制性规范加以识别、界定与适用,并将对其的适用确定在仅仅是为了保护国家、社会之公共利益的范围,使得私法领域不再受到不必要的侵害

3、。关于((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理解和适用,理论界和实务界中都存在很大的分歧,因此,有必要对强制性规范的识别及对其的区别加以进一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来判定违反强制性规范契约的效力。本文试图在对我国关于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契约效力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并结合对国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的比较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关于违反强制性规范契约的效力判定上有所裨益。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我国违反强制性规范契约效力的现状。这一部分首先列作为判定契约效力依据的强制性规范的含义进行了阐述,虽然各国立法中所使用的术语各不相同,但是该类术语所

4、表达的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并进一步说明了在我国作为判定契约效力依据的强制性规范的范围应为:法律和行政法规这两种法律位阶的强制性规范。随后,通过对我国违反强制性规范契约效力的立法进程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家对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越来越尊重,公权力对契约的干预范围越来越小了。在实务中,最高人民法院更是倾向于尽量减少对依法成立的合同效力的干预。第二部分,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违反强制性规范契约效力的比较分析。该部分主要比较分析了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立法及其理论。首先,在英美法系国家中,英国一般将违反制定法和普通法的不法契约和因违反公序良

5、俗而被宣告无效的契约相区别,美国则将契约违反法律的情形纳入到违反公共政策的讨论之中。其次,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德国民法理论E,将强制性规范区分为处分界限规范和禁止规范,并对违反法律禁止性规范的行为的效力评定,提出了不同的学说,主要有规范性质说、规范对象说、规范重心说、规范目的说、法益衡量说等学说;日本的学说和判例中将强制性规范区分为“强行法规”和‘‘取缔法规”,并且在不同时期的公法、私法划分的理论下,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我国台湾地区对违反强制性规范契约效力的判断标准的理解,主要是借鉴了德国和日本的民法学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经验

6、。第三部分,对我国违反强制性规范契约效力的相关思考。首先,分析了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功能及其目的,其不但为公法提供了一条进入私法领域,克服私法本身局限性的通道,而且还明确可以进入私法领域的公法范围,从而更好地保护私法领域不被轻易侵害。其次,提出了我国司法实务及法学理论中对强制性规范识别的不足以及对违反强制性规范契约效力认识上的缺陷。最后,提出了对强制性规范的识别方法,就是以法律规范的文义特征为依据,以其强制性本质特征为核心,并依据在其不具有强制性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允许当事人对私法枳利进行合法处分来进行识别。对于判断违反强制性规

7、范契约效力的标准,笔者认为,首先应明确判断违反强制性规范契约效力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和内涵,其次,将强制性规范分为私法上的强制性规范和公法上的强制性规范,并进一步依据强制性规范禁止的目的及对象,将公法上的强制性规范区分为效力性规范和管理J陛规范,只有违反效力性规范的契约才无效,这不但没有否定管理性规范的规范作用,反而进一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判断契约无效的实质不在于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范,而在于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和内涵的违反。关键词:强制性规范契约效力社会公共利益契约自由Abstract1flleContractLawof

8、PRCwaspromulgatedin1999.11碹newContractLawestablishedthedoublele西slationval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