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品版】消防知识培训资料 

【最新精品版】消防知识培训资料 

ID:33368570

大小:4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5

【最新精品版】消防知识培训资料 _第1页
【最新精品版】消防知识培训资料 _第2页
【最新精品版】消防知识培训资料 _第3页
【最新精品版】消防知识培训资料 _第4页
【最新精品版】消防知识培训资料 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精品版】消防知识培训资料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消防知识培训资料      第一章 前 言     一、消防工作方针:   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为“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也就是预防和扑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消防工作中,要把火灾预防放在首位,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力求防止火灾的发生,同时,还要抓紧企业消防队伍的建设,随时做好灭火的准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迅速、有效地予以扑灭,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公民的消防安全则任:  1、学习和掌握预防火灾科学知识,严格遵守消防法规,积极主动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2、自愿

2、保护消防设施,不损坏、不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占用防火间距。不堵塞消防通道。  3、不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火灾发生后应立即报告火警。私有通信工具应无偿为火灾报警提供便利。不谎报火警。      第二章 消防基本知识  一、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二、火灾的发展过程: 火灾的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火灾的初起、全面发展、熄灭三个阶段。 1、初起阶段  

3、 室内发生火灾后,最初只是起火部位及其周围可燃物着火燃烧。这时火灾好像在敞开的空间进行一样。   初起阶段的特点是:  ⑴、火灾燃烧范围不大,火灾仅限于初始起火点附近; ⑵、室内温度差别大,在燃烧区域及其附近存在高温,室内平均温度低; ⑶、火灾发展速度缓慢,在发展过程中火势不稳定; ⑷、火灾发展时间因点火源、可燃物、通风条件影响,长短差别很大。 从灭火角度看,火灾初起燃烧面积小,只用少量的水或灭火设备就可以把火扑灭。所以,该阶段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应设法争取尽早发现火灾,把火灾及时消灭在初起阶段。   2

4、、全面发展阶段   在火灾初起阶段后期,火灾范围迅速扩大,当火灾房间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聚集在房间内的可燃气体突然起火,整个房间都充满了火焰,房间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部门都卷入火灾中,燃烧很猛烈,温度升高很快。 全面发展阶段的特点是:   ⑴、房间内所有可燃物都在猛烈燃烧,放热速度很大,房间内温度升高很快;   ⑵、火焰、高温烟气从房间的开口处大量喷出,把火灾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   ⑶、高温使建筑构件的承载能力下降,甚至造成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倒塌破坏。      为了减少火灾损失,针对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特点

5、,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建筑物内设置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防火分隔物,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防止火灾大面积蔓延;选用耐火程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承重体系,确保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不倒塌,为火灾时人员疏散、消防队扑救、火灾后建筑物修复、继续使用创造条件。 3、熄灭阶段  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的挥发物质不断减少,以及可燃物数量减少,燃烧速度递减,温度逐渐下降。当室内平均温度降到温度最高值的80%时,则认为火灾进入熄灭阶段。随后,房间温度下降明显,直到房间内全部可燃物燃烧光

6、,室内外温度趋于一致,宣告火灾结束。   二、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四类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5、E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6、

7、F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三、灭火的基本原理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根据这些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这就是灭火的基本原理。   1、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之下,燃烧停止。如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通过水来大量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最后使燃烧终止。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

8、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如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以及烟雾剂等来降低氧浓度,使燃烧不能持续。      3、隔离法:采取措施将可燃物与火焰、氧气隔离开来,使燃烧因隔离可燃物而停止。如用泡沫灭火剂灭火,通过产生的泡沫覆盖于燃烧体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把可燃物同火焰和空气隔离开来,达到灭火的目的。  4、化学抑制法:采用化学措施抑制燃烧。如用干粉灭火剂通过化学作用,破坏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燃烧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