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ID:33369906

大小:409.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5-12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_第1页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_第2页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_第3页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_第4页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中国翻译发展史的3个历史时期☆古代: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近代: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时期☆现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时期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Q:你所知道的翻译(理论)家有哪些?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四个阶段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安清、支谦、慧远、道安、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清末民初翻译家(林纾、严复、梁启超、马建忠、周氏兄弟、王国维、苏曼殊、周桂笙等)民国时期翻译家(鲁迅、林语堂、茅盾、瞿秋白、郭沫若、朱

2、光潜、胡适、郑振铎、董秋斯、梁实秋、朱生豪等)新中国成立后翻译家(傅雷、钱钟书、季羡林、杨宪益、叶君健等)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中国古代翻译简史及理论家介绍一、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安清,字世高,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汉代翻译佛经贡献最大者,他精通汉语,所译佛典“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为翻译之首”。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他的祖先是汉灵帝时入中国籍的月支族后裔。他从小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汉文,后又兼学梵书,受业于同族

3、学者支亮,通达大乘佛教理论。他对后来佛典翻译的改进,也起了不少作用。他首先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和。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释道安,东晋时期杰出的佛教学者,主持译事过程中,总结译经的经验与困难,归纳出佛经翻译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观点。由于佛经翻译存在着五种情况无法与梵文原意相符,与三种不易翻译的情况,因此道安提倡直译,主张译笔宜力求质朴,此一观点,影响日后的翻译甚大。鸠摩罗什,东晋时后秦高僧、国师、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含辛茹苦历经12载,译出经典74部384卷,这些经卷对中国和世界佛教都产

4、生过巨大而深远影响。他与义净、唐玄奘被尊称为历史上佛教三大翻译家。鸠摩罗什主张意译,成为中国翻译史上的里程碑。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玄奘,(600-664),原名陈袆,长安大慈恩寺和尚,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唐代高僧,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称“新译”。他提倡忠于原本、逐字翻译之译经新规则。至后代,译经家每以玄奘所立之定则为法式,且称玄奘以前所译之经为旧译,自玄奘以后所译之经为新译。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玄奘的翻译理论主要有

5、两点:(1)“既须求真,又须喻俗”(2)“五种不翻”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中国近代翻译简史及理论家介绍一、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我国近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小说翻译家,在古文、小说、诗歌、绘画等方面也各有造诣和贡献。“林译十大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吟边燕语》、《拊掌录》、《迦茵小转》、《离恨天》、《现身说法》、《块肉余生述》、《不如归》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林纾被称为“译界之王”、“译才并世数严林”,不懂

6、外文,由别人在旁边口译,他边听边以古文写作;30多人协助他口译,译出包括英、美、法等十多国家的作品近200部。林纾采用的基本翻译策略是归化意译。由于依靠朋友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口述,林纾的翻译是“耳受手追”式的进行“意译”,而且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思想和考虑到当时读者的水平,他会对原文进行任意删减或增补。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二、甲午战争后1.严复(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也是我国近代翻译史上的一位主将,他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翻译史上功绩卓著,有

7、口皆碑,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译八大名著”: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原富》斯宾塞《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群己权界论》甄克斯《社会通诠》孟德斯鸠《法意》约翰·穆勒《名学》耶方斯《名学浅说》国内著名翻译理论学家介绍严复不仅是一位翻译家,也是一位翻译理论家。他在翻译理论上提出的信、达、雅三条翻译标准,对于我国近代、现代以至于当代的翻译活动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汇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

8、至原文辞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信达雅三原则是对译文质量的全面要求信—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达—译文要通顺畅达,使读者清楚地理解;雅—雅言(语出《论语·述而》)Ps:这里严复所说的“雅”是指“汉以前的字法句法”,他认为:只有用汉以前的古文译书,才能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