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 著 冯棠 译 桂裕芳 张芝联 校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 著 冯棠 译 桂裕芳 张芝联 校

ID:33370370

大小:2.18 MB

页数:352页

时间:2019-02-25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 著 冯棠 译 桂裕芳 张芝联 校_第1页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 著 冯棠 译 桂裕芳 张芝联 校_第2页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 著 冯棠 译 桂裕芳 张芝联 校_第3页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 著 冯棠 译 桂裕芳 张芝联 校_第4页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 著 冯棠 译 桂裕芳 张芝联 校_第5页
资源描述:

《《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 著 冯棠 译 桂裕芳 张芝联 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旧制度与大革命〔法〕托克维尔著冯棠译桂裕芳张芝联校序言1序言法国历史学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1805—1859)的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经冯棠翻译,桂裕芳教授校阅,最后由我审订,终于同读者见面了。原著出版于1856年,135年后才有汉译本,似乎委屈了这部“经典著作”。但是即使在欧美,托克维尔的名声和学术地位也是近几十年才最后确立的。①托克维尔的成名作是1835年问世的《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第二卷出版于1840年,次年他就荣膺法兰

2、西学院院士,仅36岁。此后15年他没有发表什么重要著作,只在从政之余思索新著的主题。托克维尔虽出身贵族,但在政治上倾向于自由主义,曾拒绝继承贵族头衔。他目睹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二月革命又推翻七月王朝;1839年起任众议院议员,二月革命后参与第二共和国宪法的制订,并一度在秩序党内阁中任外交部长(1849年6—10月)。路易·波拿巴的1851年12月政变和第二帝国专制政府的建立令他悲观失望,迫使他成为“国内①《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2序言①流亡者”。《旧制度与

3、大革命》就是在这段政治大变动时期酝酿成熟的,这部著作浸透着他对拿破仑第三专制制度的仇恨。在托克维尔之前已有梯也尔、米涅、米什勒、路易·勃朗、拉马丁等文人政客撰写的法国革命史和帝国史。这些著作对这场大革命都有独到见解,但基本上都是多卷本的叙述史。托克维尔不仅在历史写作方法上与他们不同(他几乎从不援引这些历史家),而且视野更为广阔、更为深凿:他把1789年以后的60年历史看作一个整体,统称之为法国革命。他的初衷是以十年帝国时期(1804—1814)作为主题,不是重写一部梯也尔式的帝国史,而是试图说明帝

4、国是如何产生的,它何以能在大革命创造的社会中建立起来,凭借的是哪些手段方法,创立帝国的那个人(拿破仑)的真正本质是什么,他的成就和挫折何在,帝国的短期和深远影响是什么,它对世界的命运,特别是法国的命运起了什么作用……总之,托克维尔企图解释那些构成时代连锁主要环节的重大事件的原因、性质、意义,而不是单纯地叙述史实。虽然托克维尔后来放弃了对第一帝国的研究,把注意力移向大革命的深刻根源——旧制度,但是他的分析方法并未改变。用托克维尔自己的话说,他要把“事实和思想、历史哲学和历史本身结合②起来”。他要以孟

5、德斯鸠为榜样,写一部像《罗马盛衰原因①关于这段经历,参阅托克维尔《回忆录》,《托克维尔全集》(以下简称《全集》)Ⅻ。②托克维尔致居斯塔夫·德·博蒙信(1850年12月26日),见《全集》Ⅷ,2,343页。序言3①论》那样的著作,“为后世留下自己的痕迹”。尽管他也参政②议政,但他自信“立言”比“立功”更适合自己的性格。同孟德斯鸠一样,托克维尔出身于穿袍贵族家庭,当过法官,他的父母在大革命时被捕入狱,如果没有发生热月政变,恐难逃过断头这一关。家庭的阶级烙印深深地刻在他身上,这在他的著作中,特别在他的回

6、忆录和书信中充分地流露出来。然而,作为一个经历过重大历史事变的观察家,一个混迹于政治舞台的反对派,一个博览群书、泛游异国(除欧美各国外,他还到过阿尔及利亚,发表过关于阿尔及利亚的著作)并直接接触到第一手史料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又具备与众不同的敏锐洞察力,一种力图超越本阶级狭隘利益的社会意识,一种植根于本国实际的历史感与时代感。这种矛盾性或两重性首次表露在他的早期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中:他一面盛赞美国独立后出现的一个平等、民主的新社会,并且预言民主是世界历史的大势所趋,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与此同时,

7、他又认为在民主社会下会出现“大多数人的专制”,这将使少数人丧失自由,迫使他们诉诸武力,③结果社会将陷入无政府状态。在他看来,民主与自由是矛盾的,不可兼有的。其次,在他为英国《伦敦与威斯敏斯特评论》撰写的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②托克维尔致居斯塔夫·德·博蒙信(1850年12月26日),见《全集》Ⅷ,2,343页。③参阅《论美国的民主》上卷第二部分第七章。4序言“1789年前后法国社会政治状况”(1836)一文(见附录)中,托克维尔接触到了旧制度的一些实质问题,例如贵

8、族阶级的没落和第三等级的兴起。他用大量篇幅描述贵族的失落、无权、脱离群众,但仍保持免税和荣誉等封建特权,因而使他们变为一个封闭的“种姓”。同时,他又对这种现象表示惋惜,并认为一个没有贵族的社会很难避免专制政府,贵族集团在同中央政权的抗衡中保障了个人自由。作为一个没落阶级的政治代表,托克维尔对于群众的革命情绪特别敏感。距二月革命爆发还不到一个月,他就预感革命风暴的威胁。1848年1月29日,他在议会发表演说,警告那些认为“丝毫没有危险”、“革命还离我们很远”的议员们说,工人阶级已倾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