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生命远离香烟

爱惜生命远离香烟

ID:33375623

大小:68.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5

爱惜生命远离香烟_第1页
爱惜生命远离香烟_第2页
爱惜生命远离香烟_第3页
爱惜生命远离香烟_第4页
爱惜生命远离香烟_第5页
资源描述:

《爱惜生命远离香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爱惜生命远离香烟”  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清新县第一中学高二(25)班2011年4月一、活动背景正值花季的少年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为加强对青少年的控烟工作,有效劝阻青少年吸烟现象,引导他们学会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丰富自身的知识文化,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开展“无烟花季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二、活动目的1、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并学会如何戒烟,让学生成为健康的社会主义新人,成为一名身体素质好、综合能力优的当代学生。2、让学生学会珍爱

2、生命,除了自己不要吸烟,也要向身边的人普及吸烟的危害性,让大家都远离烟草。三、设计思路  吸烟有害,拒绝吸烟,劝阻吸烟,远离烟草,崇尚健康,保护环境,共享文明。四、活动准备  1、组织班委会:确定主持人以及班会程序等。  2、全班同学分小组,采用综合性学习的思路与方法完成两项任务:⑴收集:上网查询有关如何劝阻青少年吸烟的资料与信息⑵调查:在网上发放调查表,调查老师、家长、学生对青少年吸烟的看法。8五、活动过程(一)基本情况  班会主题:无烟花季健康成长举办时间:2009年10月27日组织者:   黄于璐  主持人:徐赢、陈洲鹏参

3、与者:高二(25)班    活动地点:高二(25)班教室(二)活动过程:第一部分:主持:宣布活动开始 徐:我们是祖国的未来。陈:我们是民族的希望。徐:我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我们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树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陈:青少年吸烟是一个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要选择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向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合:高二(25)班“无烟花季健康成长”主题队会现在开始。第二部分:汇报现状

4、不容忽视  徐赢:同学们现在青少年吸烟的现状究竟如何呢?活动前,陈康帅他们小组已经做过了调查,下面他们向大家介绍他们的调查结果。8  [陈洲鹏]:我们通过上网查询了解到:现在学生吸烟率为22.5%。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北京师范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对山东、重庆、广东、厦门、福州5个省市的200所中学的11957名13岁~15岁的中学生进行了青少年与烟草使用状况的调查,结果是:现在我国中学生初次吸烟的年龄是10.7岁,比六七十年代的调查结果早了2.3岁。中国20%以上的初中生尝试过吸烟,其中32.5%的男生和13%的女生尝试过吸烟

5、,总吸烟率为22.5%,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说他们在1周内至少有1天会吸烟。  黄于璐: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会造成现在的青少年吸烟情况这么严重呢?有请陈妍调查小组作介绍。  [张玉萍]:我们上网查阅过资料,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的张建奇副教授认为学生吸烟多为心理因素所致。一方面,现在未成年人接受信息面广,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电视、电影等音像制品中出现主人公吸烟镜头的频率很常高,模仿心理使他们很容易将看到的形像作为平时行为的标准。另一方面,希望独立、早日成熟的心态也使得孩子们会用吸烟的方式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加上逆反心理的驱动使得在校生吸

6、烟的比率不降反升。  [蒋雨芮]:我们也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青少年吸烟的一些心理:   ⒈时髦心理——认为吸烟是一种时髦,不吸烟就会落伍,只有加入吸烟队伍,才能赶上“时代潮流”。   ⒉好奇心理——青少年好奇心强,许多事都想试一试,体验一下。见别人吞云吐雾,悠游自在样,自己也想体验一下“饭后吸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味道。   ⒊模仿心理——青少年模仿心理强,见影视剧中正面人物在思考问题、拟定作战计划、制定侦破方案时都在抽烟,自己在模仿抽烟时,心理上使自以为自己也是“英雄人物”。   ⒋8社交心理——“烟酒不分家”、“烟酒铺路”的现

7、象影响着青少年,使他们认为“现在吸烟,是为将来走向社会作准备”。   ⒌环境心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与吸烟者接触、交往,自己不吸,岂不“寒酸”?老是抽“伸手牌”香烟,岂不小气?只有自己也吸烟,才能体现出彼此“有数”、“有交情”,才能获得对方信任,才会有“共同语言”。于是,你来我往,学会了吸烟。   ⒍反抗心理——青少年自我意识强,又处于反抗时期,对家长、老师的训斥不敢当面顶撞,心理抵触无处发泄,情绪委曲无处发泄,便用吸烟来作为一种抗拒手段。   ⒎将烟作为“工具”——有青少年认为两手空空没事,就吸支烟解无聊,手指夹支烟,

8、感到时髦,有男子汉的气派、风度。上厕所吸烟,是为解“臭气”。考试前吸烟,是借助吸烟来“开夜车”、“兴奋提神”、“活跃思维”。   ⒏侥幸心理——虽然知道吸烟可致瘾,可许多青少年认为“爸爸、爷爷吸了几十年烟也没得癌,我岂会得!”  因此,针对青少年的吸烟心理活动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