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苏科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二)

[考试]苏科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二)

ID:33378960

大小:63.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5

[考试]苏科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二)_第1页
[考试]苏科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二)_第2页
[考试]苏科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二)_第3页
[考试]苏科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二)_第4页
[考试]苏科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试]苏科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模拟试卷(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期中模拟试卷(二)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①chd异②ji*o健③千锤百IUn④万Ui俱寂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岀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在红霞的簇拥下,夕阳露出她那羞红的脸。抬眼望去,碎石铺就的小路蜿延曲折,些许汉白玉石椅散落两旁。片片绿阴下,暖风和絮地吹来,路边的柳丝柔柔地随风飘舞,两位老人并肩徜徉其中。老人停下来,轻轻地为对方整理被风掀起的白发。看着这温欣的画面,听着清脆的鸟鸣,我的思序渐渐地弥散在这殷红的花雨中…”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2、(10分)①,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②海内存知己,O(王勃《》)③相见时难别亦难,O(李商隐《无题》)④,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⑤,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⑥何当共剪两窗烛,O(李商隐《夜雨寄北》)⑦夜阑卧听风吹雨,O(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⑧,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4.名著阅读:根据你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理解,完成题目。(6分)(1)如果你向未阅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和朋友介绍这本书,你会怎样说才会勾起他的阅读兴趣?请精心提炼一句话,用来向他推荐这本书。(2分)(2)主人公保尔一生中

3、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请举两例具体说明。(4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分)①【美联社亚的斯亚贝巴5月4日电】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抵达埃塞俄比亚,开启非洲四国之行。李克强首先与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多项贸易协议。李克强在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和非洲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彼此在民族解放和国家设中始终相互支持、平等相待,中非世代友好。②【奥地利《维也纳日报》5月4日报道】中非贸易空间巨大,自2009年起,中国已经连续5年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材料链接】李克强总理出访前驳斥了一些西

4、方媒体对中国投资非洲的批评。李克强说:“我可以郑重的告诉非洲的朋友们,中国绝不会走别国殖民主义的老路,也不允许历史上的殖民主义行径在非洲重演。”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李克强总理此行的两个重要目的。第二部分(44分)阅读《人琴俱亡》中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8分)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4.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2分)()A

5、.(子敬素好琴B.(何以都不闻消息[取子敬琴弹(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晏予使楚》)C.(便径入坐灵床上D.『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便索舆来奔丧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与“恸绝良久”中“绝”解释相同的是(2分)()A.悲痛欲绝B.赶尽杀绝C.绝无此意D.美妙绝伦6.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因恸绝良久”?(2分)7.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表明了什么?(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温堺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①未举。温新至

6、,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②幽越③、社稷焚灭、山陵④夷毁之酷,有黍离⑤之痛。温忠慨⑥深烈,言与泗⑦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既出,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纲纪:国家的法制。②主上:皇帝,这里指司马邺。③幽越:流亡监禁。④山陵:皇帝的坟墓。⑤黍离:《诗经•王风》篇名。⑥忠僦:忠诚愤慨。⑦泗:鼻涕。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②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阅读《背影》选段,完成11-13题。(

7、8分)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

8、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