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课改区)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课改区)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ID:33386185

大小:5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5

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课改区)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_第1页
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课改区)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_第2页
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课改区)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_第3页
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课改区)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_第4页
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课改区)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课改区)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课改区)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一、听说(10分)1.听写。(2分。请注意听录音,用楷书或行书在田字格里规范、工整地书写。)2.注意听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4分)(1)这段话介绍的是____________。(2分)(2)莆田话可以分为两种读法,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分)3.听一则新闻,回答问题。(4分)(1)请简要概括报道中一项新规定的内容。(2分)(2)谈谈你对这项新规定的看法。(2分)二、积累与运用(30分)4.名句填空。(10分,选填10处即可)(1)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2、李白《行路难》)(2)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3)___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4)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5)国恒亡,然后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告子下》)(6)《醉翁亭记》表达作者钟情山水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达即使粉身碎骨也矢志不移的句子是: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读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我们可用《陋室铭》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福楼拜家当时的情景。(9)汉乐府《长歌行》中有两句诗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意思相近,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为了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对于郑兴来说,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用《出师表》中的句子答)5.名著阅读。(12分)(1)读下面一段文字,填空答题。(4分)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这个故事出自《___________》,讽刺的是_____________的人。最后蚂蚁说的一句话,其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初中三年,你读了一些中外名著。你最喜爱的一本书(或一篇作品)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请你填写下面读书卡片。(8分)6、语言运用。(8分)(1)把下

5、面一句简单的话扩展成一段有意蕴的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4分)书籍给人以智慧和品格。三、阅读(50分)(一)品读下面两篇诗文,完成第7题。(5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西湖最盛……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袁宏道《西湖二》)7.试比较白诗与袁文的写景方式有什么不同?(二)阅读下文两篇文章,完成8—10题。(10分)【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6、”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师旷劝学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②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③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选自刘向《说苑·建本》②炳烛:点烛。炳,通“秉”,用手

7、拿着。③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8.从甲文中引出的两个成语典故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从乙文中引出的一句劝学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⑵孰与昧行乎?10.结合实际,说一说你从这两篇短文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三)阅读下文,完成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