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研究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研究

ID:33390838

大小:7.48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2-25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研究_第1页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研究_第2页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研究_第3页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研究_第4页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检查中的研究姓名:蔡顺天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临床医学指导教师:杨云生2012-05摘要目的:胶囊内镜是检查小肠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己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胶囊内镜的检查和诊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肠腔内的食糜、气泡、混浊肠液、肠腔暴露不佳等情况限制了胶囊内镜对小肠及其病变的检查和诊断。为探讨胶囊内镜对病变的检出能力,改进肠道清洁度及肠腔和皱襞的舒张程度,从而提高胶囊内镜的检查质量,本文将进行以下研究:①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作用;②胶囊内镜与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检查作用比较研究:③不同肠道清洁剂对胶囊内镜检查的影响

2、;④小肠充气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作用研究。方法:1.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胶囊内镜检查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检查适应症、检查发现、小肠疾病分类、胶囊内镜肠道转运时间等。2.胶囊内镜与气囊小肠镜比较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2008年10至2012年2月的胶囊内镜检查及2003年8月至2012年2月的气囊小肠镜检查,包括只行一种检查及同时行胶囊内镜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病例的检查适应症、发现、疾病分类等的比较。3.胶囊内镜检查时聚乙二醇和磷酸钠盐两种肠道准备方法的作用比较研究,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期间服用两

3、种肠道准备药物对肠道图片质量、胶囊内镜肠道转运时间、检查发现等的影响。4.小肠充气实验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分析肠道图片质量、肠腔舒张程度、检查发现、胶囊内镜肠道转运时间等观察指标。5.肠腔舒张程度评分标准采用我们自己设计的肠腔舒张计分系统(Intestinallumenvisualizationscore,ILVS)。结果:1.2008年10月至2012年2月,共有163例患者(男性106例,女性57例)进行了165次的胶囊内镜检查,检查适应症依次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gastrointestinalbleeding,OGIB)(5

4、7.58%):肠道症状(30.30%);摘要其他(6.67%);肠道新生物(3.03%);肠梗阻(1.82%);克罗恩病(0.61%)。小肠病变发现率为72.12%,亚组分析OOIB组的病变检出率为80.00%。炎症性病变(30.91%)、血管性病变(18.18%)和新生物(包括肿瘤、息肉等)(15.76%)依次为主要小肠病变。有l例患者发生胶囊内镜滞留并发症,通过小肠镜检查取出胶囊。2.2003年8月至2012年2月共有442例(男性303例,女性139例)小肠镜检查患者,同时行胶囊内镜和小肠镜检查的有29例。检查适应症依次为:OGIB(55.43%)

5、;(肠道症状26.47%);肠道新生物(8.82%);其他(4.98%);肠梗阻(2.94%);克罗恩病(1.36%)。总体适应症及OGIB适应症的病变发现率分别为64.25%和64.90%。胶囊内镜和小肠镜比较具有相似的小肠病变发现能力(72.12%VS64.25%,p=O.068)和确诊率(51.52%VS52.15%,p=O.889)。29例同时行胶囊内镜和小肠镜检查的病例,阳性发现率为68.97%,根据胶囊内镜提示选择小肠镜检查进镜方式的准确性为100%。小肠镜检查患者无并发症发生。3.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期间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根据

6、肠道准备方法被分为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组(n=16)和磷酸钠盐(sodiumphosphate,NaP)组(n=19),分析显示两种肠道清洁方法对胶囊内镜胃内转运时间(gastrictransittime,GTT)和小肠转运时间(sma]]boweltransittime,SBTT)没有显著影响,对小肠图片可视性和清洁程度的改善相似(2.01vs2.03,p=O.858),两种方法的疾病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小肠充气实验共入组35例患者,纳入分析的有27例,分别为肠道注气组(insufflationforcap

7、suleendoscopy,I—CE,n=14)和非注气组(noinsuff]ationforcapsuleendoscopy,N—CE,n=13)。工一CE组的肠腔和粘膜皱襞舒张程度明显好于N—CE组(p=O.004),而且肠道图片质量也有所提高,GTT(61.36minVS53.15min,p=O.688)和SBTT(270.86minVS325.15min,P=0.369)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病变发现率相似,分别为10/14和11/13。结论:胶囊内镜是发现小肠疾病的有效工具,其病变检出率可达72.12%;与小肠镜的病变检查能力相当并且对小肠

8、镜检查有指导作用;PEG和NaP提高肠道图片质量效果相似;小肠肠道注气可以改善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