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湿肠宁汤治疗大肠炎症性息肉(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观察

清热化湿肠宁汤治疗大肠炎症性息肉(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观察

ID:33393175

大小:1.51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2-25

清热化湿肠宁汤治疗大肠炎症性息肉(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观察_第1页
清热化湿肠宁汤治疗大肠炎症性息肉(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观察_第2页
清热化湿肠宁汤治疗大肠炎症性息肉(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观察_第3页
清热化湿肠宁汤治疗大肠炎症性息肉(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观察_第4页
清热化湿肠宁汤治疗大肠炎症性息肉(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热化湿肠宁汤治疗大肠炎症性息肉(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清热化湿肠宁汤治疗大肠炎症性息肉(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观察姓名:贺进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医内科学指导教师:甘爱萍20120524中文摘要目的大肠息肉是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息肉(隆起性病变),主要是根据结肠镜检查,而做出的镜下诊断。大肠息肉系起源于结肠和直肠粘膜上皮的异常增生物。有学者认为,之所以形成大肠息肉,是由于结、直肠干细胞生物学功能失调,导致修复、更新及凋亡紊乱n1。西医目前对其分型依赖息肉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大体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大类,而本文讨论的大肠炎症性息肉(大肠慢性炎症引起的粘膜异常增生)

2、属于后者。多数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其临床表现可有腹痛、便秘、腹泻、或伴粘液脓血便,或伴里急后重感。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多为结肠镜下高频电息肉切除,而此法不仅易产生出血、感染和穿孔等并发症,复发率高,且因息肉复发需反复治疗,而加重经济负担。相关的临床报告表明,祖国医学在治疗大肠炎症性息肉上疗效显著。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大肠炎症性息肉患者,本文称为腹泻型大肠炎症性息肉,湿热蕴脾为其中医证型,治疗则以清热化湿,健脾止泻为主,运用导师甘爱萍教授自拟经验方一一清热化湿肠宁汤,开展临床治疗与研究。目的为观察腹泻型大肠炎症性息肉用

3、该方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临床试验研究和理论两方面探讨清热化湿肠宁汤的作用机理,客观评价该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应用该方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对西医诊断为大肠息肉,病理分型为炎症性息肉,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中医辨证为湿热蕴脾型泄泻的5O例患者,根据就诊时的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用中药方剂清热化湿肠宁汤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结肠镜下高频电息肉切除治疗。患者以3个月为一疗程。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肠镜下息肉有无,中医症候积分和综合疗效以及复发率等,开展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结肠镜复查

4、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两组治疗结束后,结肠镜下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为92.00%,无效率为8.00%;对照组治愈率为80.00%,无效率为20.00%。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③疗程结束后和12个月后,经中医证候积分评定,其结果如下: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都较为明显(P

5、)的减轻上,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O.05),但二组在改善舌苔黄腻、便后不爽、纳差、身体困重及息肉复发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

6、者(P

7、分说明清热化湿肠宁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和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关键词清热化湿肠宁汤;大肠炎症性息肉;湿热蕴脾证;中医药疗法;临床观察ThecIinicaIobservationofinfIammatoryintestinaIpoIYP(dampandhotaccumuIatespleensyndrome)Withthetreatmentof0ingrehuashiChangNingtangSPeciality:Traditiona1ChineseMedieineAuthor:JinBo.HeTutor:AiPi

8、ng.GanAbstractObjectives:CokicPolypiSfloorboardofcolonorrectumapophysiSlesion,whichiSdiagnosedmainlyac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