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综合服务区纬七路道路设计概述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综合服务区纬七路道路设计概述

ID:33394830

大小:75.3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5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综合服务区纬七路道路设计概述_第1页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综合服务区纬七路道路设计概述_第2页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综合服务区纬七路道路设计概述_第3页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综合服务区纬七路道路设计概述_第4页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综合服务区纬七路道路设计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综合服务区纬七路道路设计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综合服务区纬七路道路设计概述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分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摘要:综合服务区是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的配套服务区,是完善加工园区功能,保障加工园区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纬七路是服务区规划结构“三轴”中其中一轴,是连接加工园区的重要通道。它的平面线形、纵断面、横断面及路面等设计必须依托服务区“配套服务为主”的定位进行。通过纬七路设计的概述,对设计过程中如何定位木道路车道功能、如何协调服务区与外部交通及工业园区交通的关系进行探索,力图为服务区内其它道路的设计提供参考。关键词:综合服务区;纬七路;道

2、路设计刖S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境内的甘其毛都口岸是中国和蒙古国之间能源大通道,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了把资源、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甘其毛都加工园战略构想,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加工园区现已建设成为国家级重要的煤化工和铜冶炼产业基地。依据加工园区支持多方投入、完善功能、支撑发展的战略要求,园区配套综合服务区的建设就有着重大的意义。纬七路是综合服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纬七路及园区其它道路的建成将促进木区域经济进一步的发展。1.项目概述木次设计的纬七路起点与经五路相交,终点与加工园区中轴路相交,位

3、于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综合服务区内,是一条连接加工园区的东西向交通性主干道,工程设计范围从K0+000〜K2+926.149,道路全长2926.149米。2.地理、气息条件2.1地理条件木次设计的道路位于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综合服务区内,道路周围均为农田、荒山、林地,农灌渠。拟建道路所处地形较平坦,场地范围内地形简单,高差小,总体地势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勘察场地在地貌上属于阴山山脉山间河谷冲洪积地貌,局部为丘陵平缓坡地和河谷阶地,局部有冲沟发育。场地内无区域性断裂分布,且主要是受黄河左岸高阶地冲洪积的影响。2.2•气象条件巴彦淖尔市乌拉

4、特中旗远离海洋,大陆性季风气候突出,属典型的半干旱地区。冬季多西北风,漫长而寒冷,夏季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短暂、炎热、雨水集中,春季风多、少雨,多干旱,秋季凉爽。由于地处中温带又在内蒙古高原中部斜坡上,海拔高度相对偏低,故气温偏暖,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相对湿度为52%。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设计本次设计道路横断面按规划确定的断面形式执行,规划红线宽38m,标准横断面采用三幅路形式,双向四车道,设置人行道和两侧分隔带。般路段标准横断面具体布置如下:4.0m(人行道)+4.0m(非机动车道)+3.0m(两侧分隔带)+16.0m(机动车道)

5、+3.0m(两侧分隔带)+4.0m(非机动车道)+4.0m(人行道)=38.0m(道路红线);道路横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两侧分隔带向外1.5%,人行道向内1.5%o3.3路基设计3.3.1路血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标高,路基施工标高为设计标高减去路面结构层厚度。3.3.2路基边坡:路堤:路基填土高度在8m以内(含8m),边坡米用1:1.5;当路基填土高度大于8m吋,自路床顶以下8m范围内,边坡采用1.5;以下部分设lm宽的台阶后边坡比率为1:1.75o路堑:路堑挖方高度在8m以内的,边坡采用1:1;当路堑挖方高度大于8m吋,自路床顶以上8m

6、范围内采用1:1,二级边坡采用1.25,两级坡之间设置2m宽的台阶。3.4路面设计对于基层材料的设计,基层材料要具有适当的模量,最好与面层相接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要对其进行软基处理,提高软基处理的施工质量,采用半刚性基层材料,即二灰稳定材料和水泥稳定材料进行施工,碾压时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能超过压实需要的最佳含水量或控制在施工规范容许的范围内。对于面层材料的设计,由于面层要很大的构造深度,因此对于集料的选择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纹理深度,还要有很强的高温抗变形能力。般情况下面层材料应采用SMA、AC・C等沥青混合料,因为这些材料能够使路面面层具有足够的

7、强度和扩散荷载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有很强的的抗水能力。对于沥青路面的层间设计,这里要注意层间的整体粘结性,设计具体表现为:可以在基层与面层之间设计应力吸收层;另一种是设计防水粘接层,以保证路面的完整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综合考虑本次设计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机动车道: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沥青加入4%SBS改性剂7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20cm水泥稳定碎石(4.5:95.5)20cm水泥稳定碎石(496)18cm天然砂砾总厚度:70cmo非机动车道: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沥青加入4%SBS改性

8、剂7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20cm水泥稳定碎石(4.5:95.5)18cm天然砂砾总厚度:50cmc人行道路面结构:5cm人行道彩砖3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