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实施要点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实施要点

ID:33395680

大小:5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5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实施要点_第1页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实施要点_第2页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实施要点_第3页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实施要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实施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实施要点李大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以下简称《规范》)已于2003年7月1日起实施,现提出在该规范实施中的若干要点,与同行交流,并请批评指正。1.检测方法的选择由于桩基工程的复杂性、检测方法的多样性,使得在实际工程中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检测方法的选择除应考虑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外,尚应考虑地质条件、桩型和施工质量等因素,做到多种方法的合理搭配。从而在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正确评价”的同时,又达到经济

2、上的合理性。2.工程桩检测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黑体字为《规范》强制性条文,下同)。现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都以强制性条文形式规定,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混凝土桩桩身完整性检测也是上述两规范质量检验标准中的主要项目。工程实际操作时,总是先进行完整性检测,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做承载力检测,以对整体施工质量有个评估。3.检测方法目前列入《规范》的检测方法有七种,即为: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水平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

3、、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对于低应变动力检测推算承载力,基于多年来工程实践表明其可靠性差,《规范》没有推荐采用。4.检测开始的时间对于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15Mpa;当采用钻芯法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值;承载力检测时,除桩身强度应符合规定外,尚应满足土层休止时间的要求。5.检测数量5.1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根据不同条件,尚应按《规范》要求增加检测数量。5.2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承载力的静载试验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

4、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采用高应变法作为承载力验收检测的补充时,抽检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6.检测结果的评价6.1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分为4类,即:桩身完整、桩身有轻微缺陷、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和桩身存在严重缺陷。6.2检测报告应给出每根受检桩的承载力值,并给出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须要指出的是,这一结论并无全部基桩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的涵义。7.抗压静载试验7.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

5、荷载法,且为了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试验就必须加载至破坏。7.2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值。这是因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是按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除以安全系数2得到的。8.水平静载试验8.1试验时水平力作用点宜与实际工程的桩基承台底面标高一致,否则在承台底面处会产生附加弯矩,影响测试结果。千斤顶与试验桩接触处应安置球形支座,保持作用力的方向始终水平且通过桩身轴线,不随桩的倾斜或扭转而改变。8.2当水平承载力

6、按桩身强度控制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当桩受长期水平荷载作用且桩不允许开裂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的0.8倍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这是因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桩一般呈弯曲破坏,极限承载力往往由桩身强度、开裂或允许位移等因素所决定。9.钻芯法9.1当钻芯孔为一个时,宜在距桩中心10~15cm的位置开孔。这是因为导管附近的混凝土质量相对较差,没有代表性;也是为了方便第二个孔的布置。9.2当无试验统计资料时,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宜取为1.0。尽管桩身混凝土芯样强度会低于立方体强度,但

7、由于目前试验数据还不足以用一个统一的折算系数来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本《规范》对芯样强度暂不作提高修正。9.3必须指出,尽管钻芯法对桩身完整性的分类有比低应变法更为直观的优点,也应注意其有一孔之见、代表性差的缺陷。10.低应变法10.1在下列情况下,《规范》允许低应变法会无法得出结果或宜结合其他方法综合评定:(1)实测信号复杂,无规律,无法对其进行正确评价。(2)桩身截面渐变或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混凝土灌注桩。10.2低应变检测报告应给出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实测信号曲线。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评价的依据是桩的实测曲线,因此在

8、检测报告中每根受检桩必须都有实测信号曲线。11.高应变法11.1适用范围由于灌注桩桩身截面的可变性,施工质量的不确定性,使得高应变检测数据分析难度增大,误差增加。因此《规范》规定:进行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时,应具有现场实测经验和本地区相近条件下的可靠对比验证资料。对于大直径扩底桩,因其与高应变法数据分析计算中的假定不尽相附,而所用锤的重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