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尖学子为何难跨哈佛麻省理工名校之门

中国顶尖学子为何难跨哈佛麻省理工名校之门

ID:33398919

大小:9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5

中国顶尖学子为何难跨哈佛麻省理工名校之门_第1页
中国顶尖学子为何难跨哈佛麻省理工名校之门_第2页
中国顶尖学子为何难跨哈佛麻省理工名校之门_第3页
中国顶尖学子为何难跨哈佛麻省理工名校之门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顶尖学子为何难跨哈佛麻省理工名校之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顶尖学子为何难跨哈佛麻省理工名校之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  2010年麻省理工拒绝了16,167个申请学生,录取率只有9.7%  SAT满分、成绩拔尖、钢琴弹得行云流水也难进名校大门  中外对“优秀”定义不同,国外更重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2010年麻省理工拒绝了16,167个申请学生,录取率只有9.7%,当年整个常春藤联盟的录取率在哈佛的6.9%与康奈尔大学的18.4%之间。更令人吃惊的是,大部分申请者尤其是中国学生都拥有非常优异的成绩和天分,甚至是鹤立鸡群,但依旧被这些名校拒之门外!  在很多人看来,一个

2、SAT满分、钢琴弹得行云流水、成绩拔尖、英文流利的优秀学生基本已经稳进哈佛大学了,但在西蒙先生看来,却不一定!这位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曾经多次成功帮助来自全世界的高中生申请入读美国顶尖名校以及常春藤学校的教授认为,在美国校方看来,最能吸引这些招生官眼球的并不是学生在某一方面所取得的高分或者钢琴达到了几级,而是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录取率9.7%名校不是那么好进  曾几何时,哈佛女孩刘亦婷一度成为中国学生入读美国名校的样板,无数后来者希望复制这条成功之路。但同样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并且是医学院学生教育会的主任及副

3、主席的利伯曼先生认为,这在现在来说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事情。  据介绍,刘亦婷1999年入学哈佛时,只有44个中国学生与她角逐,最终仅仅两人被成功录取。但在过去的几年里,申请美国名校的中国学子数量激增,2010年麻省理工拒绝了16,167个申请学生,录取率只有9.7%。当年整个常春藤联盟的录取率在哈佛的6.9%与康奈尔大学的18.4%之间。更令人吃惊的是,大部分的申请者,尤其是中国学生都拥有非常优异的成绩和天分,让他们鹤立鸡群。但为什么即便这样还是有如此众多的学生被这些名校拒之门外呢?  何为“优秀”国外学校更重创

4、造力  那么,为什么高分也难被常春藤联盟接受呢?有专家指出,答案就在于像麻省理工这样的常春藤联盟学校以及美国其他精英学校的招生官们与大部分中国家长对“优秀”学生定义上出现的巨大差异。  在国内看来,一个孩子反反复复地为各种各样的考试加班熬夜,每天都围绕在家庭作业、钢琴考级、舞蹈、绘画等上面,最终也确实取得了超优异成绩,这就是“优秀”。但是,这种“优秀”却掩盖不了一项非常重要能力的缺失,这也是很多中国家长经常忽略的,那就是创造力!“高分固然很好,但是这并不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塑造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能让他们成

5、为一个有个性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最能吸引招生官眼球的,是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利伯曼先生这样认为。  那么,美国名校为何如此看重学生创造力呢?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常春藤学校联盟以及美国其他精英学府的目标是为各行各业培养下一代的改变世界的精英人才!打个比方,iphone在被大多数人认知以前,只是一个最简单的想法,但是新产品新思想的产生都是一个从无到有创造创新过程。  专家建议发现潜力并着力培养  西蒙先生:想送自己孩子到美国顶尖学校的家长都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培养自己小孩在这方面的能力。  高分,特别是多才多艺肯定能

6、为你的小孩在面试中加分,但是在中国,要获得这一切,我们的小孩也会失去很多更为重要和更为基础的技能和爱好。  利伯曼先生:世界一流学校所看重的并不只是高分,他们想要的是一个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以及为了实现自己想法所必需的创造力和毅力的人。小孩需要从小就多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被给予更多的机会去发现自己的潜力。把力气用在刀刃上,或许你很快就会居住在波士顿了!(华西都市报记者:王静菊)为什么大批优秀中国学生被挡在了美国名校的大门外?要成功申请美国名校需做什么准备?  申请人对名校录取条件模糊  随着近年来申请美国名校的

7、学生越来越多,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2007年,秋季哈佛大学这种名校的录取率更是低至10%。因此,入读美国顶尖名校难度不言而喻。但是,更重要的问题还在于申请者自身。其实,美国一流大学所需要的申请资料和文书不尽相同,题目看似简单实则要求颇高。由于申请者经常摸不准大学录取委员会看重什么,不知如何充分地展现自己,如何根据自己的背景扬长避短,可能因此降低了申请者获得录取的概率。  去年一位申请哈佛的中国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了增加录取的“砝码”,他通过父母的关系,转弯抹角地找到了一位知名的大学教授为自己写了一封推荐信

8、。但是,由于这位教授对他并不熟悉,推荐信写得“隔靴搔痒”,不能令人信服,结果事倍功半。其实,当时如果深谙美国名校的选人之道,或是经过专业人士指点,这位学生完全可以不必费力去“巴结”教授,熟悉他的老师、上司都可以把推荐信写得真实而生动,可能结果就完全不同。另外,由于学生对SAT考试、签证面试等不了解,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一旦出一点儿失误,就有可能导致申请失败。  “美国的名校一般也是世界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