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7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7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ID:33414416

大小:197.3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2-25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7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7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7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7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7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7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9月宁波市“十校联考”历史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歹!

2、J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下列哪一政治举措对打破贵族专权、推动官僚政治发展产生直接影响?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刺史制2.“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诗句中描述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商业发展情况?A・南北朝B.庸朝C・宋朝・明朝3・《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由此判断该作者应是A.孔子B.孟子C・朱熹D.王阳明4.英国科学院院土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

3、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说法的是OAate•和①《武经总要》③转轮排字盘②泥活字版④架火战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3.《中华大帝国史》一书的部分章节名如下:“第七章中国的法律规定不准出国打仗,没有皇帝准许国人不得离境,外国人也不得入境第八章皇帝的内阁,以及为获知全国每月发生的事件所下达的敕令……”此记载所属内容指的是中国哪个朝代?A.秦朝B.唐朝c.元朝,明朝3.下列书法作品按

4、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舍紳法師復福通滿芋林汉凉僧冬大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⑧④②D•①②④③7・蒋梦麟在《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中回忆道:“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这主要反映岀当时的宁波A.百姓无所事事B.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C.迷信活动盛行D・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8.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

5、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他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是这次会议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D.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广泛接受8.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可以称之为20世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选项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建立中华民国B.迫使清帝退位C.铲除了封建专制制度D.加快了近代化进程9.钱玄同1913年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

6、》向全社会推广,但不几年,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他的这种转变说明了A.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B.发展教育必先实现共和C.钱玄同对儒学态度摇摆不定D.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的权威10.蒋介石在1939年的一份批示中说:“今后如再有人借汪精卫事来谈与日本和谈之问题,以叛国罪论处,杀无赦。”从这份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A・中国政府已经正式对日宣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蒋介石抗日态度较为坚决D.国共矛盾己根本解决8.胡适于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是A.刘邓大

7、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美货倾销中国C.中国政府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D.中共七大召开,毛泽东思想确立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3•“满街的列宁装和中山装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特明显的时尚象征吧。”“那个时代”:有可能是A.民国初年B.抗日战争时期C.建国初期D.文革时期14.有学者认为,去苏联化是毛泽东邓小平的共识。下列史实中,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③一化三改造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A.①④B.②③C.①③

8、④D.①②③④15.有人说:“自清末一百多年以来,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在中国的地位十分稳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说法,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近代中国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A.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这里创办D.C,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16・某一年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有这样的文字:“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