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光学基础实验指导书

ID:33417060

大小:5.85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9-02-25

光学基础实验指导书_第1页
光学基础实验指导书_第2页
光学基础实验指导书_第3页
光学基础实验指导书_第4页
光学基础实验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学基础实验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实验一用自准法测薄凸透镜焦距f………………………………………………2实验二用位移法测薄凸透镜焦距f………………………………………………4实验三目镜焦距fe的测量………………………………………………………6实验四自组显微镜………………………………………………………………8实验五自组望远镜………………………………………………………………10实验六自组透射式幻灯机(投影系统)………………………………………12实验七测节点位置及透镜组焦距………………………………………………14实验八自组加双波罗棱镜的正像望远镜………………………………………17实验九杨氏双缝干涉…………………

2、…………………………………………19实验十菲涅尔双棱镜干涉………………………………………………………22实验十一菲涅尔双面反射镜干涉…………………………………………………25实验十二洛埃镜干涉………………………………………………………………28实验十三牛顿环装置………………………………………………………………30实验十四夫郎和费单缝衍射………………………………………………………33实验十五夫郎和费圆孔衍射………………………………………………………36实验十六菲涅尔单缝衍射…………………………………………………………38实验十七菲涅尔圆孔衍射…………………………………………

3、………………39实验十八菲涅尔直边衍射…………………………………………………………41实验十九偏振光分析………………………………………………………………43实验二十棱镜摄谱仪………………………………………………………………49实验二十一光栅单色仪………………………………………………………………51实验二十二全息照相…………………………………………………………………54实验二十三制作全息光栅……………………………………………………………59实验二十四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62实验二十五θ调制和颜色合成…………………………………………………

4、……66实验二十六测量空气折射率…………………………………………………………68*实验二十七等倾干涉………………………………………………………………72*实验二十八法布里—珀罗干涉……………………………………………………76实验二十九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8082实验一用自准法测薄凸透镜焦距f(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⑴掌握简单光路的分析和调整方法⑵了解、掌握自准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及方法二、实验原理当发光点(物)处在凸透镜的焦平面时,它发出的光线通过透镜后将成为一束平行光。若用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将此平行光反射回去,反射光再次通过

5、透镜后仍会聚于透镜的焦平面上,其会聚点将在发光点相对于光轴的对称位置上。三、实验仪器1、带有毛玻璃的白炽灯光源S2、品字形物象屏P:SZ-143、凸透镜L:f=190mm(f=150mm)4、二维调整架:SZ-075、平面反射镜M6、二维调整架:SZ-077、通用底座:SZ-048、二维底座:SZ-029、通用底座:SZ-0410、通用底座:SZ-04四、仪器实物图及原理图图一五、实验步骤1、82把全部元件按图一的顺序摆放在平台上,靠拢,调至共轴。而后拉开一定的距离。可调成如图一所示的距离1、前后移动凸透镜L,使在物像屏P上成一清晰的品字形像。2、调M的倾角,使P屏上的像

6、与物重合。3、再前后微动透镜L,使P屏上的像既清晰又与物同大小。4、分别记下P屏和透镜L的位置a1、a2。5、把P屏和透镜L都转180度,重复做前四步。6、再记下P和L的新位置b1、b2。7、分别把f=150mm和f=190mm的透镜各做一遍,并比较实验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8、老师可选择更多规格的透镜进行实验。(选做)六、数据处理被测透镜焦距:七、实验报告要求根据实验测试进行记录和数据处理,并分析实验现象。82实验二用位移法测薄凸透镜焦距f(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掌握位移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原理及方法二、实验原理对凸透镜而言,当物和像屏间的距离L大于4倍焦距

7、时,在它们之间移动透镜,则在屏上会出现两次清晰的像,一个为放大的像,一个为缩小的像。分别记下两次成像时透镜距物的距离O1、O2(e=

8、O1-O2

9、),距屏的距离O1'、O2'根据光线的可逆性原理,这两个位置是“对称”的。即O1=O2',O2=O1'则:L-e=O1+O2'=2O1=2O2'O1=O2'=(L-e)/2而O1'=L-O1=L-(L-e)/2=(L+e)/2把结果带入透镜的牛顿公式1/s+1/s'=1/f得到透镜的焦距为由此便可算得透镜的焦距,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把焦距的测量归结为对于可以精确测定的量L和e的测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