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介导黄顶菊生长发育机制

丛枝菌根真菌介导黄顶菊生长发育机制

ID:33417669

大小:4.00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2-25

丛枝菌根真菌介导黄顶菊生长发育机制_第1页
丛枝菌根真菌介导黄顶菊生长发育机制_第2页
丛枝菌根真菌介导黄顶菊生长发育机制_第3页
丛枝菌根真菌介导黄顶菊生长发育机制_第4页
丛枝菌根真菌介导黄顶菊生长发育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丛枝菌根真菌介导黄顶菊生长发育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MechanismsofAMfungusRegulatingPlantGrowth0tFl倪nueriabidentisThesissubmittedtoQingdaoAgriculturalUniversityIn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ofAgronomyJiY.anhua(CollegeofAgronomyandPlantProtection)Supervisors:Prof.LiuRunjin&LiMinQingdao.ChinaJune,2014万方数据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

2、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青岛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菇囊事,时间:0./彤年么月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青岛农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青岛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3、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一虢编罕导师签名:时凤I.,∥年厶近日时间:年月万方数据青岛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丛枝菌根真菌介导黄顶菊生长发育的机制摘要外来植物入侵不仅影响入侵地生境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而且也影响土壤生物群落组成。丛枝菌根(AM)真菌是土壤中关键生物群落,通过菌根网络改善植物营养、增强抗逆性、改变种间关系、决定植物群落的生产力和驱动土壤养分循环。因此,在植物建群、群落演替及物种多样性形成中均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大多数外来入侵植物属于菌根依赖植物,其生长发育会受到AM真菌的影响。那么,AM真菌在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中到底充当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AM真菌介导外来植物

4、入侵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均值得研究探索。基于土壤中AM真菌只有部分种类能有机会侵染植物根系、发挥显著的生理生态作用,作者提出一定种类的AM真菌侵染入侵植物及其伴生植物根系,调控入侵植物与伴生植物之间养分的运转,从而介导入侵植物生长发育和建群的假设。本试验针对入侵我国的黄顶菊(Flaveriabidentis)展开系统研究,旨在(1)分离鉴定入侵地黄顶菊种群根内AM真菌种类;(2)观测入侵地黄顶菊根内丛枝结构特征,分析丛枝结构特征与黄顶菊入侵的关系;(3)评估控制条件下不同组合优势AM真菌种类对黄顶菊生长发育的作用;(4)研究AM真菌对黄顶菊养分运转与利用、黄顶菊及伴生植物生长的效应。明

5、确AM真菌介导黄顶菊入侵建群的营养机制。从黄顶菊入侵较严重的河北选择样地,按不同地点(衡水湖、衡水湖码头、冀州市、枣强县、桃城区、衡水湖周边农田)、不同入侵程度(黄顶菊盖度≥60%的重度入侵区;30%一50%的中度入侵区,兰30%的轻度入侵区)采集黄顶菊根系和根区土壤样品,将一部分根系作为接种物进行加富培养3-4月后,分离孢子以鉴定根内AM真菌种类;采用湿筛分离法分离侵入地黄顶菊根区土壤中及其扩繁的AM真菌孢子,测定孢子密度、AM真菌侵染率、丛枝着生率等,并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应用传统形态鉴定方法鉴定顶菊根区土壤和根内AM真菌种类。于温室严格控制条件下,将分离鉴定获得的优

6、势AM真菌对黄顶菊进行不同组合接种处理,试验设不接种对照(cK)、接种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laevis(AI)、根内球囊霉Glomusintraradices(Gi)、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Gm)、地表球囊霉Glomusversifor朋e(Gv)、AI+Gi、Al+Gm、AI+Gv、Gi+Gm、Gi+Gv、Gm+Gv、A1+Gm+Gv、Al+Gi+Gm、Al+Gi+Gv和Gi+Gm+Gv.测定不同处理黄顶菊株高、叶面积、茎叶和根系千鲜重、花序重等。于上述试验获得促进黄顶菊生长发育作用最大的AM真茵菌种组合的基础上,以三叶草作为黄顶菊模拟的伴生植物,采用

7、隔同分室培养系统,对黄顶菊和三叶草进行上述菌种组合接种处理、根万方数据青岛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据不同处理对分室土壤施入15N.尿素,于生长期分别对黄顶菊和三叶草叶片进行13C标记,测定不同处理黄顶菊与三叶草植株茎叶和根系15N和13C丰度,分析AM真菌在转运和分配碳氮元素的作用。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自然侵入地黄顶菊根系均形成典型的菌丝、丛枝和泡囊等AM结构,重度入侵样地的孢子密度、菌根侵染率、A型丛枝侵染率和泡囊密度均为最大,分别为7个僮、8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