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广西南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ID:33419183

大小:58.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5

广西南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广西南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广西南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广西南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10月月考文科综合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25.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一一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吋都能

2、在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己经形成26.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都是()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27•“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这一论断评价的是()A.孟子“仁政”学说B.荀子礼法并施主张C.董仲舒新儒学D.程朱理学2&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

3、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9.明清时期,民间年画的普遍题材是把普渡众生的观世音菩萨、以忠义著称的名将关羽和玄坛真君财神赵公明呈现在一个画面上。这反映的历史文化现象是()A.儒家至尊的地位彼打破B.佛教开始在中国本土化C.儒释道三教本同根同源D.三教合流在民俗中映现29.在古希腊,每逢盛大的体育运动,青年常脱光衣服,显露出健美的曲线来赢得更多的喝彩和人们的青睐。这种现象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追求是()A.男女

4、平等B.推崇神灵C.人民主权D.歌颂人性30.韩国客轮“岁月”号发生事故下沉,船长李俊锡却抛下乘客率先逃离。甲同学说:“求生本能使然,没有必要指责人家”;乙同学说:“丧失了一个船长应有的责任心,应受到强烈谴责”。如果承认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这与谁的观点最接近()A.泰勒斯B.苏格拉底C.普罗泰格拉D.亚里士多徳31.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A.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B.刻意表现奔放情感C.探求对人体的理性

5、认识D.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32.马丁•路徳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A.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33.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A.以人治制约权力B.以道德制约权力C.以权力制约权力D.以说教制约权力34.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类通过社会契约结合起来,共同协

6、作,“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全部都转让给整个的集体。”集体的意志即公意(公共的利益),公意不能违反,“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公意至上放弃个人自由具有专制主义倾向B.个体服从公意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体现C.卢梭的思想只能实现于小国寡民的国家D.这是天赋人权、主权在民说的鲜明体现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40.(1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相传孟子受业于子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鲁国、滕国、薛国等。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

7、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一一译自《孟子》材料二苏格拉底坐牢时,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來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白己马上就要枝处决了吗?”“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这位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一一《环球时报》2005年09月([美]安东尼・曼

8、罗王悦编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冋答孟子的“仁政”学说为什么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8分)(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临近死期还要学唱新歌包含了他怎样的信念?(2分)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思想主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