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层门(耐火)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电梯层门(耐火)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ID:33419858

大小:3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5

电梯层门(耐火)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_第1页
电梯层门(耐火)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_第2页
电梯层门(耐火)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_第3页
电梯层门(耐火)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_第4页
电梯层门(耐火)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梯层门(耐火)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梯层门(耐火)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一.概述本文件适用于候梯一侧受火的电梯层门(耐火)的型式试验。因标准没有具体规定层门的耐火时间,所以耐火时间应由申请型式试验的单位提出,但不应少于60min。二.型式试验所需的技术文件和资料1.制造厂的名称和地址;2.电梯层门装配图;3.电梯层门门套装配图;4.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三.试验样品1.尺寸试件尺寸应和实际使用的尺寸相同。如果电梯层门的实际尺寸大于试验炉的尺寸,试件的尺寸应是与试验炉尽可能相适应的最大尺寸。2.数量试件数量为一套。3.构造试件所用材料、制作、装修应符合电梯层门在实际使用

2、中的情况。试件应包括:一个或多个门扇,框架及主结构附件,门扇悬挂机构,关门机构,开锁装置或操纵件(门闸、门把手等)及在正常使用下的最大电器布线。四.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玻璃面板型式试验内容、要求与方法具体内容见下表。2.耐火时间检验项目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1完整性1.1试件背火面出现火焰,并持续燃烧10s或10s以上,试件丧失完整性。目测计时器记录火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1.2棉垫试验时棉垫被点燃,试件丧失完整性。试验中,当门扇及其周围有火焰和气体可能的通道出现时,不论其是裂缝、孔洞或其它孔隙,都应在这些通道处每隔一段时间

3、用棉垫来进行测定。棉垫不应与试件接触,但应将其中心靠近裂缝、孔洞或其它孔隙处,距离保持在20~30mm,停留时间不少于10s,不大于30s。如果棉垫在前一次使用后已经吸潮或被烧焦,则不应再用。棉垫的尺寸约为100mm见方,20mm厚。棉垫应由新的、未染色的、柔软的棉纤维制成,不应混有人造纤维,其重量约为3~4g。棉垫应先放入100℃的烘箱中,干燥至少0.5h。棉垫应夹牢在由φ1mm的金属丝制成的面积为100mm×100mm的框架上,框架上安装一根长约750mm的金属把柄。在棉垫开始着火时,应记录其时间和燃烧的部位。注:对无隔热层的电梯层门

4、,不进行棉垫试验。1.3试验时,试件表面出现能使直径为6mm的缝隙测量仪通过试件深入到炉内,并可移动150mm的距离的缝隙或裂缝;或试件表面出现能使直径为25mm的缝隙测量仪通过试件深入到炉内的缝隙或裂缝,试件丧失完整性。试验时,对试件表面所出现的开口和裂缝,应每隔一段时间,用附录A所示的缝隙测量仪测量一次。时间间隔的长短由试件的损坏速度来决定。测量时,应依次使用两种缝隙测量仪。2隔热性2.1试件背火面1m处的辐射热通量值达到1.0W/cm2,试件丧失隔热性。用辐射仪沿着试件中心的法线方向,离开试件背火面的一定距离处测定。对于有隔热层的门

5、,该距离为一扇门的宽度;对于无隔热层的门,该距离为其试件的高度。距离为1m处的辐射强度的计算见附录B。2.2试件背火面平均温度超过初始温度140℃以上,试件丧失隔热性。温度测量精度为:±5℃。试件背火面温度采用丝径不大于0.70mm的热电偶予以测定,测量精度应在±5℃以内。背火面测温点的分布应是:门扇布置5个点,即门扇中心及四分之一门扇的中心各一点;门框3个测点,即二垂边的中高处和上槛的中心处各一点。门扇测温点不应布置在加强筋和金属连接件上,或距试件边缘不足100mm的部位;门框测温点应距试件边缘15mm。测温热电偶的热端应与直径为12m

6、m、厚度为2mm圆形铜片的圆心焊接。测温点布置在试件上后,铜片应用面积为30mm×30mm、厚度为2mm、容量为1000kg/m3的烘干的方形石棉块覆盖。注:对无隔热层的电梯层门不测试件背火面温度。2.3试件背火面最高温度超过初始温度180℃以上,试件丧失隔热性。温度测量精度为:±5℃。检验项目项目编号检验内容与要求检验方法3损坏3.试验结束后,如试件不能保持机械锁紧状态且试件表面任意一点不能承受GA109-1995第7.6条所规定的力,试件损坏。手动试验机械锁紧状态。对试件金属表面任意一点施加一个300N的力,此力应垂直于外露表面,并均

7、匀的分布在一个5cm2的圆形或方形表面上,观察电梯层门是否损坏。4.天蓬试验4.测量并记录天蓬上各点的温度和平均温度。温度测量精度为:±10℃。注:天蓬试验结果不做判定。天蓬上各点的温度和平均温度不超过5min记录一次,试验结束时,天蓬上各点的温度和平均温度应在试验报告中给予记录。天蓬的形状和尺寸如图1所示。它设置在试件的背火面。该天蓬采用钢框架结构,并在其顶面和随情况可调的侧面的框格内镶嵌20mm厚的石棉隔热板,其密度为600kg/m3。天蓬支持在安装试件的墙壁上,天蓬与墙壁之间的全部缝隙应密封。采用6个直径不超过1mm的金属丝组成的热

8、电偶测定天蓬的温度,热电偶的位置如图2所示,构造如图3所示。热电偶穿过天蓬的地方应使用直径不超过10mm的瓷管,热电偶的热端应位于天蓬底面下方25mm处,瓷管伸出天蓬底面之下的距离不超过1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