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选读》阴阳五行课件

《内经选读》阴阳五行课件

ID:33420057

大小:118.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5-23

《内经选读》阴阳五行课件_第1页
《内经选读》阴阳五行课件_第2页
《内经选读》阴阳五行课件_第3页
《内经选读》阴阳五行课件_第4页
《内经选读》阴阳五行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经选读》阴阳五行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内经选读》第一章气·阴阳·五行第一节精气学说第二节阴阳学说第三节五行学说原文导读第一章气·阴阳·五行第一节精气学说学习要点:1、了解精气的概念,理解精气在宇宙形成、万物化生中的作用以及天地之气构成的自然环境对人生命活动的影响;2、掌握精气运动不止的特性,掌握精气升降出入的运动规律;3、熟悉天地五气五味供养人体,维持生命活动和天地人精气运动方式相类比2个方面,深入理解《内经》天人相应的道理。第一章气·阴阳·五行第一节精气学说前言:气的渊源气的特性1、无形可寻2、无处不在3、其用可征4、客观存在第一节精

2、气学说第一部分气为万物之本原一、太虚(原文1101)万物生命的起源基础二、大气(原文1102)喻嘉言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以通胸中阳气张锡纯升陷汤(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第一节精气学说第一部分气为万物之本原三、生长过程(原文1103)生长壮老已——气始、气散、气布、气终四、天气地气(原文1104、1105)天地气交——生气通天的基础第一节精气学说第二部分气的基本运动方式升降出入(原文1106)神机“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气立“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第

3、一节精气学说第三部分生命源于天地之气天人相应(原文1107、1108)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天气——肺地气——嗌风气——肝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雷气——心谷气——脾雨气——肾第一节精气学说[复习思考]1、试述精气的基本特性和运动规律。2、天地之气与人生命活动的关系是什么?有何意义?3、何为神机、气立?其与气运动的关系是什么?第一章气·阴阳·五行第二节阴阳学说学习要点:1、掌握阴阳学说的普遍适用性质,深入理解阴阳的概念及其“有名无形”“以象”“数推”和“其要一”的特点与实质;2、掌握天人应象,掌握阴阳互

4、根、互动、互制、交感、消长、转化、胜复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3、了解阴阳互藏和三阴三阳之理;4、掌握形体脏腑阴阳、气味水火阴阳以及阴精阳气关系、阴平阳秘健康观等内容,深入理解阴阳理论在《内经》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并掌握其应用方法。第一章气·阴阳·五行第二节阴阳学说前言:阴阳学说的基本运用1、阐释现象2、思维方法3、表述概念4、扩展内容第二节阴阳学说第一部分阴阳的基本概念与内容一、神明之府(原文1201)治病必求于本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二、清阳与浊阴(原文1202)治疗耳目失聪的益气升提法治疗手足厥逆的温阳

5、法治疗肠胃积滞的攻下法临床意义治疗邪在肌腠的解表法治疗水肿的利水逐水法第二节阴阳学说第一部分阴阳的基本概念与内容三、阴阳互用(原文1203)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四、天地阴阳相召相吸(原文1204)五岁而右迁六期而环会第二节阴阳学说第二部分阴阳可分一、气有多少(原文1205)阳明——两阳合明厥阴——两阴交尽二、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原文1206)平旦至日中——阳中之阳日中至黄昏——阳中之阴合夜至鸡鸣——阴中之阴鸡鸣至平旦——阴中之阳第二节阴阳学说第三部分阴阳分析一、有名无形(原文1207)二

6、、不可胜数(原文1208)三、以象之谓(原文1209)第二节阴阳学说第四部分阴阳运用一、本于阴阳(原文1210)二、阳因而上(原文1211)三、本在五味(原文1212)四、阴阳之要(原文1213、1214)五、五脏阴阳(原文1215)六、阳为气,阴为味(原文1216)第二节阴阳学说第二节阴阳学说[复习思考]1、如何理解“治病必求于本”?它与现代之“治病求本”有和异同?2、试述人体阴阳升降规律及其临床意义。3、结合原文论述阴阳的相互关系。4、为何说阴阳有名无形?5、分析阴阳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运用?第一章

7、气·阴阳·五行第二节五行学说学习要点:1、了解五行学说的普遍适用性质,深入理解五行生克制化、乘侮胜复的道理(1301~1304)2、从五运平气的德化政令及其天人应象,了解五行特性和五行学说在五运六气学说中的应用(1305~1307)3、了解五郁的含义及治法(1308)4、熟悉天地人的五行类属应象及其相互关系,深入理解五脏功能活动系统的结构与医学意义(1309~1310)第一章气·阴阳·五行第三节五行学说前言:五行学说的基本认识1、基本概念2、生克乘侮3、胜复制化4、五行归类第三节五行学说第一部分五行学

8、说的基本内容及其普遍适用性一、天地万物,总不离五(原文1301)二、五行生克,不胜枚举(原文1302)三、制化胜复,物极必反(原文1303)四、五行乘侮,有余不及(原文1304)第三节五行学说第二部分五运及其运用一、太虚寥廓,五运回薄(原文1305)二、五运平气,自然祥和(原文1306)三、德化政令,变易灾眚(原文1307)四、五运致郁,各有特点(原文1308)第三节五行学说第三部分四时五脏阴阳(原文1309)第三节五行学说第四部分五行学说的指导意义(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