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导论课件

中医妇科学导论课件

ID:33422271

大小:1.76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5-24

中医妇科学导论课件_第1页
中医妇科学导论课件_第2页
中医妇科学导论课件_第3页
中医妇科学导论课件_第4页
中医妇科学导论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学导论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中医妇科学导论2目的要求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学习中医妇科的方法。熟悉中医妇科学在历史上的重要进展、代表医家及著作。了解中医妇科学研究范围,专科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医学在妇科领域的特色与优势。3内容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1中医妇科学源流与发展2学习中医妇科学的意义与方法3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认识女性解剖、生理、病因病机特点,研究妇科疾病诊疗规律,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第一节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定义4范围掌握女性解剖、生理、病理特点,妇科病的诊法、治法、预防;熟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的诊断与辨证论治;熟悉西医妇产科基础理论,诊断方

2、法、生理产科;了解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6第二节中医妇科学源流与发展首重生殖,慎始终远1理论奠基,专科初现2专科设置,世界领先3名医辈出,专著传世4学术发展,医教并进5重视生殖——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慎始终远,优生之道:《列女传》载“胎教”之法(周)《左传》载“生殖”一词,并注意到近亲婚配,“其生不殖”(春秋战国)手术助产,针药下胎:《史记》首载“坼剖而产”华佗:针刺与药物下死胎扁鹊:为“带下医”(妇产科医生)西方的剖腹取子图(1549年)中医学理论形成——为妇科发展奠基《黄帝内经》:对“女子胞”、月经和妊娠生理、病理的论述。记载首张妇科药方《神农本草经》:载妇科药

3、物88种首载“子宫”之名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奠定治疗学基础专科设置——世界领先唐代设“太医署”,专科开始分化宋代“太医局”设九科,其中有产科,是世界上最早的独立分科名医辈出,专著流芳——著名医家与医著妊产专著:佚名《胎产书》(汉)产科专著:昝殷《经效产宝》(唐)妇产科专著: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专著(宋)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明)傅山《傅青主女科》(清)发展教育,提高学术——近50年的进步继承创新并举——研究名医学术经验教、医、研结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学术理论研究——对古籍的整理、研究“肾主生殖”理论的发挥诊疗技术进步——辨病与辨

4、证结合,中西医结合引进新技术,提高疗效,探究机制为什么要学习中医妇科学?生殖健康是健康的核心,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维护生殖健康,防治生殖障碍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必须首先关注母亲健康中医妇科学具有特色和优势——调经、助孕、安胎第三节学习中医妇科学的意义与方法14BlockDiagram学风正基础厚知识宽实践多良好的医德,科学的态度中医基础理论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学习相关学科知识,互相渗透掌握专科基本技能,诊疗疾病怎样学好中医妇科学?结语中医妇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主要任务是维护生殖健康,防治生殖障碍;中医学在妇科领域具有特色与优势;学科历史

5、悠久,底蕴深厚,学术发展前景广阔;专科的社会需求较大,服务社会,效益显著。ThankYou!WHO在1988年提出生殖健康的概念,1994年正式引入《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定义:与性和生殖相关的体格、精神与社会的完全健康(包括生理、心理与行为)。基本权利:满意与安全的性与生育决定是否生育及何时生育生殖健康生殖健康的六大要素正常与健全的性和生殖功能及发育(生理、心理)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与保健安全、有效的节育技术及优质服务不孕/不育的预防、诊断与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减少环境对性与生殖的危害西医与中医的比较重视整体与综合以健康为核心平衡与扶正为关键强

6、调辨证论治重视局部与分析以疾病为核心祛除病因为关键强调规范与标准西医中医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