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金融保险》word版

《财税金融保险》word版

ID:33425583

大小:452.00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2-25

《财税金融保险》word版_第1页
《财税金融保险》word版_第2页
《财税金融保险》word版_第3页
《财税金融保险》word版_第4页
《财税金融保险》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税金融保险》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财税金融保险第一章财政第一节财政机构建国后,财政、税务部门几经分合,直至1989年7月,财税局分设。1992年各镇设立财政所。1996年7月11日,云安县财政局正式挂牌成立。局内设办公室、人事监察股、文教行政股、工交内贸股、外经股、基金与收费股、农业股、基本建设股、财税法规股、预算股、会计股、社会保障股共12个股(室),辖六都、高村、白石、镇安、茶洞、托洞、富林、南盛、▲石9个财政所。同时管理县税收财务大检查办公室和县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具体工作。县财政局是县政府主管财政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能是负责综合管理全县财政

2、收支,主管执行财政政策,实施财政监督,参与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财税金融保险第一章财政第一节财政机构建国后,财政、税务部门几经分合,直至1989年7月,财税局分设。1992年各镇设立财政所。1996年7月11日,云安县财政局正式挂牌成立。局内设办公室、人事监察股、文教行政股、工交内贸股、外经股、基金与收费股、农业股、基本建设股、财税法规股、预算股、会计股、社会保障股共12个股(室),辖六都、高村、白石、镇安、茶洞、托洞、富林、南盛、▲石9个财政所。同时管理县税收财务大检查办公室和县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具体工作。县财

3、政局是县政府主管财政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能是负责综合管理全县财政收支,主管执行财政政策,实施财政监督,参与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第二节财政体制1978年开始,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分配关系经历了1980年、1985年、1988年和1994年四次重大改革。前三次体制改革主要是实行对地方政府放权让利的财政包干体制:1980年国家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了财政包干体制的基础。从1982年开始逐步改为“总额分成,比例包干”的包干办法;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

4、干”的预算管理体制,以适应1984年两步利改税改革的需要;1988年开始实行6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包括“收入递增包干”、“总额分成”、“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上解递增包干”、“定额上解”和“定额补助”。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的划分  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

5、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中央财政以地方税收返还数额以1993年为基期年核定。按照1993年地方实际收入以及税制改革和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情况,核定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即消费税+75%的增值税-中央下划收入)。1993年中央净上划收入,全额返还地方,并以此作为以后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基数。199

6、4年以后,返还额在基数上逐年递增,递增率按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平均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达不到基数的相应扣减返还额。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以及有关结算事项的处理  原体制中央对地方的补助继续按规定补助,原体制地方上解仍按不同体制类型执行。原来中央拨给地方的各项专款,该下拨的继续下拨。地方1993年承担的20%部分出口退税以及其他年度结算的上解和补助项目相抵后,确定一个数额,作为一般上解或一般补助处理,以后年度按此定额结算。1996~2000年,根据“分税分成、水涨船高”的财政体制原则和要求,按照“统一领导

7、、分级管理”,“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云安县对县辖下各镇实行“合理调节地区间财政分配,收入上解,支出下拨,超收分成,减收减支,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一定一年”的财政包干办法。第三节财政收支一、财政收入工商税收云安县工商税收,随着税制系列改革,主要划分为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退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印花税、屠宰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筵席税等。1996年逐步完善了工商税收制度。1996~2000年全

8、县工商各税收入累计5455万元,其中2000年全县完成工商税收1340万元,工商税收已成为云安县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农业税收云安县的农业税收主要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四种,其中农业税占比重较大。1979以后,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率计征,依法减免,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等政策征收。1996~2000年全县农业税收共完成2427万元。国有资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