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沿海平原地质层

浙江沿海平原地质层

ID:33444551

大小:14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6

浙江沿海平原地质层_第1页
浙江沿海平原地质层_第2页
浙江沿海平原地质层_第3页
浙江沿海平原地质层_第4页
浙江沿海平原地质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沿海平原地质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江沿海平原工程地质层(组)统一编号的依据及其意义张上麟2012.11.107目次1.历史与现状1.1孔隙承压含水层的统一编号1.2工程地质层(组)编号的沿革2.工程地质层(组)统一编号的必要性3.统一编号的地质依据3.1土层统一编号的前提3.2土层统一编号的依据4.第四纪地层划分原则和依据4.1划分原则4.2划分说明4.3划分依据4.4第四纪地层断代及其依据5.工程地质层(组)划分方法5.1工程地质层(组)的三级划分法5.2工程地质层(组)的划分6.工程地质层(组)划分中应注意的问题7浙江沿海

2、平原工程地质层(组)统一编号的依据及其意义1.历史与现状1.1孔隙承压含水层的统一编号目前已趋于一致,即以第四纪地层时代作为含水层统一编号的依据,以罗马字表示如下:上更新统含水组(Q3)中更新统含水组(Q2)下更新统含水组(Q1)1.2工程地质层(组)编号的沿革1.2.1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杭州、宁波及温州三市在各市范围内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分层”。同一土层有不同编号,三市难以协调统一。如广泛分布且浅埋的“第二硬土层”,杭州称⑥号土,宁波称⑤号土,温州称④号土,其它土层编写则更难对比。1.2.

3、2本世纪以来,省工程勘察院、省交通院等十多家甲级勘察单位陆续按《浙江省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以下简称《省规》)的要求,在工作项目中,已逐步推行了土层的统一编号。2.工程地质层(组)统一编号的必要性7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重大工程建设的推进,一些规模大以及线路长、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输油(气)管线、运河等线状工程勘察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远远跨出了杭州和宁波市区的范围,因此作为同一个建设项目的勘察报告或评估报告,再也不可能按某个市的习惯分层去划分地基土层并连接剖面。尤其是由多家勘察单

4、元分合同标段共同完成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编号的土层划分方案,才能汇总成一个统一的成果报告。但习惯编号是无法准确进行土层的统一编号,因为地区习惯是根据某市一定范围内工民建项目或城建项目的局部经验,按不同性质土层的上下层序进行编号,形成了习惯分层,这对于土层纵、横向变化不大的“点”上工程,基本能满足设计需要;习惯编号至今没有赋予其特殊的地质意义。对于规模较大的建设工程,即线状工程(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轨道交通、输油气管线、运河等)及大型工程(如火电、核电、新兴城镇等)等建设场地,由于土层空间变化很大

5、,往往性质相同的土层并非是同一编号,而同一编号的土层却属于不同的层次。特别在可研乃至初勘阶段,因占孔间距较大,往往将不同层次而性质相近的土层列入同一个编号,致使剖面连接产生混乱,尤其在同一项目不同勘察单位成果报告汇总时矛盾相当突出。基于以上原因,在2004年着手编制《省规》时,几家主编单位对全省沿海平原形成统一的分层体系达成了共识。编制组在总结全省几十年来工程勘察实践以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区域性调查中的第四纪地质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制订了浙江省沿海平原基于第四地层的工程地质层(组)划分体系。3.土层

6、统一编号的地质依据3.1土层统一编号的前提土层编号的统一,必须建立在第四纪地层的统一划分上,而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则在认识以下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进行:a)第四纪古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古气候冷暖变化及其相应的海平面升降,形成海陆交替即古地理环境的演化规律。b)第四纪沉积相沉积相——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即沉积物及其新反映的沉积环境的组合。本地区大环境类型包括大陆环境、海陆混合环境和海洋环境。大陆环境主要包括:河流环境、山前环境、沼泽环境以及湖泊环境等。海陆混合环境:滨海环境、三角洲环境、泻湖环境

7、和河口三角港环境。海洋环境:浅海环境。c)沉积旋回沉积旋回是指沉积相有规律的上下交替迭置。当古气候由暖→冷演进一个轮回、同时反映在沉积环境由河流→海→河湖环境相应的沉积物由粗→细这一沉积相的变化规律,称为一个沉积旋回。根据目前研究成果,本省第四纪以来,有8个周期性冷暖气候轮回,相应形成8个较大的沉积旋回。每一个沉积旋回反映了一个沉积环境的变化周期。杭嘉湖平原第四系发育较为齐全,杭、宁、温等近山地区一般只有中更新世以来5~6个沉积旋回,而早更新世则长期处于剥蚀阶段。d)沉积间断7当下部地层沉积之后

8、,曾受较长时期侵蚀,然后沉积上部新地层,这种地层之间的不连续现象,称为“沉积间断”。沉积间断出现在古气候寒冷最盛时期,该时期海平面下降,沉积中断,沉积物逐渐出露水面,表层土因失水固结和氧化淋沉作用,形成了硬土层及其表部的古土壤层。由于海平面下降导致侵蚀基准面的下降,侵蚀作用开始活跃,由于河流的冲刷切割,使表部土层呈现条带状缺失。3.2土层统一编号的依据地质环境演变的规律性,为土层科学地进行统一编号提供了以下地质依据:a)土层一级划分(工程地质组)按照地质时代的顺序进行编号,反映了地质环境演变在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