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矿压采区巷道矿压显现及其控制ppt培训课件

东旭矿压采区巷道矿压显现及其控制ppt培训课件

ID:33462223

大小:4.02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5-22

东旭矿压采区巷道矿压显现及其控制ppt培训课件_第1页
东旭矿压采区巷道矿压显现及其控制ppt培训课件_第2页
东旭矿压采区巷道矿压显现及其控制ppt培训课件_第3页
东旭矿压采区巷道矿压显现及其控制ppt培训课件_第4页
东旭矿压采区巷道矿压显现及其控制ppt培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旭矿压采区巷道矿压显现及其控制ppt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采区巷道矿压显现及其控制(东旭矿压观测028-86924778)第一节采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一、受采动影响巷道的围岩应力:1、巷道围岩应力:弹性变形应力分布塑性变形应力分布2、回采工作面周围支承压力分布: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一般在煤壁前4~8米,影响范围为40~50米。少数可达60~80米。应力集中系数为2.5~3。工作面倾斜方向固定支承压力范围一般为15~30米。少数可达35~40米,峰值一般距煤壁15~20米,应力集中系数为2~3。在拐角区要形成应力叠加,应力集中系数可达5~7。3、采动引起的底板应力分布:一侧采空两侧采空影响深度为1.5~2B影响深度为3~4B压力传

2、递影响角一般为30~40度4、构造应力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1)构造应力特点:以水平应力为主,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区域性。2)水平应力对巷道的影响:影响巷道顶板——巷道底板——软岩(煤层)底臌、蠕变巷道两帮——引起拉应力,破裂、鼓出、塌落薄层页岩岩层面滑移厚层砂岩剪切、失稳冒落3)合理巷道方向:巷道轴向与最大主应力夹角小于25—30度5、相邻巷道合理距离:一般间距:大巷———20~40米(围岩稳定取小值,不稳定取大值);上下山——15~30米;集中巷——15~30米。二、走向平巷矿压显现规律:1、巷道围岩变形量:顶底板移近量——巷道中心线高度减少值;两帮移近量———巷道腰线平

3、距减少值。总变形量:Ⅰ:巷道掘进段——弹塑性、量小、趋于稳定、时间短;Ⅱ:无采掘影响段——主要为流变,受岩性影响较大;Ⅲ:采动影响段——前30~50m,后40~60m(峰值5~20m),量大;Ⅳ:采动影响稳定段——位移、变形均较小,工作面后方100米以远;Ⅴ:二次采动影响段——影响剧烈程度及影响范围均较第一次为大。2、走向平巷矿压显现特点:三、倾斜巷道矿压显现规律Ⅰ、原始压力带显现轻微,一般不受破坏。Ⅱ、支承压力影响带工作面距巷道40~50m开始变形、破坏严重,移近速度达10mm~30mm/d。峰值区严重。Ⅲ、煤体边缘卸载带煤体破坏,应力降低,向平衡过度,移近量仍较大。Ⅰ

4、—卸载带;Ⅱ—支承压力带;Ⅲ—原岩应力带第二节采区巷道矿压控制原理一、“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原理支架——围岩构成统一的力学体系,二者之间有相互作用,而二者合之又共同承载。1、支架—围岩相互作用的基本状态:给定载荷状态——支架仅承受其自重作用,与母体岩层的移动变形无关。给定变形状态——支架阻力与围岩移动性质、支架特性有关。2、“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原理:由曲线有:支撑力↑→位移量↓支撑力↓→位移量↑支撑力不可能完全限制围岩的位移;支撑力小到一定程度,围岩变形急剧增大,甚至破坏;合理支撑力应在曲线拐点附近。3、“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原理的应用:1)二次支护2)柔性支护——允许

5、产生一定变形。3)主动支护——加大围压,提高围岩强度。第三节巷道保护基本措施一、基本原则:允许围岩变形、提高围岩强度、降低围岩应力。二、基本方法和途径:1、控制方法:巷道保护——使围岩应力与岩体强度相适应(采用适当断面,预留断面,煤柱护巷,巷道在减压区)巷道支护——架设支架防止围岩过度变形与移动巷道维修——改换已恶化的支撑系统,恢复围岩移动稳定性。2、控制原理抗压让压躲压移压三、基本措施:将巷道布置在岩性好的岩层内将巷道布置在应力降低区对巷道进行卸压保护常用方法为:卸压无煤柱护巷1、巷道卸压保护:卸压原理——采用人为方法,改变周边围岩应力分布,使峰值应力内移,巷道处于应力

6、降低区。1)巷道跨采卸压:跨采类型纵跨——采面推进方向与巷道轴向平行;横跨——采面推进方向与巷道轴向垂直。矿压特点纵跨——巷道逐段受采动影响(岩石集中巷);横跨——巷道全长同时受采动影响(上山石门)跨采期间围岩移近量大,过后稳定。2)开槽(松动)卸压:卸压措施巷道周边开槽(孔)卸压巷道围岩松动爆破卸压开槽后可改变周边应力分布状态,使应力内移。无切缝两帮切缝顶底切缝两帮顶底切缝3)卸压巷硐卸压:卸压巷硐位置巷道一侧——被保护巷变形减少70—90%;巷顶————被护巷移近量为原来1/7—1/12;宽面掘巷——矸石带填充,隔离,效果好。一侧卸压顶板卸压宽巷卸压4)掘前预采:在岩

7、巷尚未掘进时,先将其上部煤层采掉,然后在采空区下掘进岩石巷道,使之在应力降低区。为效果最理想的方法。巷道围岩变形量减小4/5—5/6。要求岩巷距煤层较近,距开采区域平距足够。2、无煤柱护巷技术1)护巷煤柱的稳定性:留设煤柱优点:可双巷掘进;技术简单;对通风、运输、排水、安全有利;缺点:煤损大;风巷受二次采动影响,维护费高;不利底板巷道稳定;成为冲击地压、煤炭自燃隐患。2)煤柱的应力分布:一侧采空煤柱很宽煤柱较宽煤柱较窄形成:Ⅰ——破裂区Ⅱ——塑性区Ⅲ——弹性区Ⅳ——原始应力区3)沿空掘巷的三种方式:完全沿空掘巷;留小煤皮掘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