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辆类分动箱的工作分析应用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

汽车车辆类分动箱的工作分析应用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

ID:334667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07-25

汽车车辆类分动箱的工作分析应用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_第1页
汽车车辆类分动箱的工作分析应用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_第2页
汽车车辆类分动箱的工作分析应用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_第3页
汽车车辆类分动箱的工作分析应用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_第4页
汽车车辆类分动箱的工作分析应用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车辆类分动箱的工作分析应用外文文献翻译、中英文翻译、外文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附录所谓分动箱,就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分配,分别输出给前轴和后轴的装置。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分动箱实际上是四驱车上的一个配件。随着四驱技术的发展,分动箱也一直进行着改变,并逐渐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分动箱,匹配在不同诉求的四驱车上,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也都是各不相同的。最早的四驱技术,是基于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开发的,我们把它称作越野四驱。这类车型的鼻祖威利斯吉普,就是二战美军为了加强前线步兵和指挥官作战的机动性开发出来的。它采用的分动箱是最基本的分时四驱分动箱,是一种纯机械的装置。这种结构的分动箱,在挂上4驱模式的时候,前后轴是刚性连接的,可以实现前后

2、动力50∶50的分配,对于提高车辆的通过性非常有利。另外由于它的纯机械结构,可靠性很高,这对于经常在缺少救援的荒野行驶的车型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到现在,仍然有大量的硬派越野车采用这种分动箱,就是基于它这个特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种分动箱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在此类车型的分动箱挡把上,我们会看到2H、4H、N、和4L的切换挡位。当挂2H时,此类车型就是一台后驱车,发动机的动力经过变速箱以后,通过一根传动轴直接连接到后轴上。而分动箱的作用,就是在变速箱上,再引出一根输出端,并通过静音链条,将动力传递到前轴的输出轴。当然,这并不是直接连接的,否则就无法切换4驱和2驱了。事实上,它是通

3、过两组齿轮实现分离和连接的,它的结构和原理类似于变速箱的一轴和二轴。切换时,扳动分动箱的挡把,通过拨叉将动力与前传动轴接通和断开。与现在主流的带同步器的变速箱不同,这个部位的切换是没有同步器的,它需要转速与轮速的完全匹配。这就是这种分动箱的基本原理。但实际情况并不会这么简单,为了提高通过性能,这类分动箱还会有一个加力挡,也就是挡把上的4L模式。在变速箱上,有一个齿比更大的齿轮,当挂上这个齿轮时,能提供比日常驾驶高很多的主传动比。我们发现,当我们需要挂4L时,必须经过一个N挡,此时变速箱会将动力与每个传动轴分开,而挂上4L时,将接通这个齿比更大的齿轮。这个切换的过程,也是没

4、有同步器的。知道了这个原理,我们再来看看此类分动箱各个模式的操作特性。熟悉传统越野车的车友都知道,这种分动箱,在2H和4H之间切换时,不需要停车,一般可以在80公里/小时的时速下自由切换。而切换到2L时,则必须停车切换,否则根本挂不进去,这是为什么呢?无论是2H模式还是4H模式,动力一直是与后轴接通的,后轮的轮速与发动机转速完全匹配。而此时只要车轮没有打滑,前轮与后轮的轮速是一样的,因此在2H与4H之间切换时,发动机转速与前输出轴的转速是匹配的,即使没有同步器,也完全可以进行切换。因此在2H模式和4H模式间切换,完全可以在行车中进行,不需要停车切换。但到了4L模式的转换时

5、,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从4H切换到4L模式,需要先将分动箱切换为N挡,此时发动机动力与每个车轮都断开,发动机转为怠速工况。此时如果挂4L,车轮的轮速与发动机的转速会很难匹配,相当于一台不带同步器的车行驶过程中想挂一挡,这显然是很难的。9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这种分动箱前后轴之间是没有差速器的,因此在附着力高的公路上驾驶只能挂2H,4驱模式仅仅是在沙石路面以及OFF-ROAD路段为提高通过性而设计。因此采用这种分动箱的四驱车一般都是硬派越野车,它在OFF-ROAD路段很厉害,但在公路上则表现平平。早期的分时四驱,是完全靠手动切换的,发展到后来,出现了电动切换的分时四驱,

6、它的基本原理与手动切换的分时四驱是一样的,只不过所有的切换是通过电机来完成罢了。1.全时四驱分动箱随着四驱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只能越野的四驱车。在公路上,采用四驱技术的车辆能提供更好的驱动力和操控性能,因此全时四驱诞生了。硬轴连接的四驱车不能实现公路四驱驾驶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无法在公路上高速转弯。因为在转弯的时候,每个车轮所压过的弧线长度不一样,这就意味着每个车轮的转速都不能一样。事实上,前轮的转速是会高于后轮的,如果刚性地把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分配给前后车轮的话,那么前后车轮的转速就必须保持一致,这个矛盾将导致前后车轮在转向的时候发生转向干涉。这在附着

7、力低的沙石路面可以通过轮胎与地面的滑动摩擦解决,而在干燥路面则会产生一个制动力,让车不能前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转向制动。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工程师在分动器中加入了一个差速器,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中央差速器。这个差速器是开放式差速器,结构与前后轴的差速器一样,变速箱的输出轴通过行星齿轮组将动力分配给前后轴。根据开放式差速器的原理,它可以调整转速差。这样的结构是不是就算是全时四驱了呢?早期全时四驱的雏形确实是这样的,但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四驱系统对于提高通过性来说毫无意义。我们知道,开放式差速器的功能是把发动机动力分配给受阻力小的车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