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7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ID:33479141

大小:54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26

2017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7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7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7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7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 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开封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生物试题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合理的选项)1.下图表示人体内肾上腺素合成的简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酪氨酸为非必需氨基酸,食物甲若不含酪氨酸,则人体不能合成肾上腺素B.与肾上腺素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通过导管直接分泌到血液,促使血糖在血液中的利用和贮存D.肾上腺素随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作用后灭活2.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

2、间的变化。下列关于该酶促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16A.pH=c,H2O2不分解,e点永远为0B.pH=a,e点下移,d点左移C.温度降低5℃条件下,e点不移,d点右移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3.图甲示骨髓细胞有丝分裂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乙、丙示性腺细胞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据图甲知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是20小时B.图乙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C.乙、丙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

3、乙、丙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4.下图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6A.从图①可以看出,HIV感典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②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③可以看出,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④可以看出,HIV可能对实验药物b敏感5.下图为小麦种子形成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麦种子成熟后赤霉素合成量较小B.小麦种子形成初期细胞分裂素合成旺盛C.小麦种子鲜重的增加仅取决于生长素的含量D.小麦种子的形成受多种植物激素的平衡协调作用6.右图表示生活在一

4、自然区域内的部分生物,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A.该食物网构成一个生物群落16B.虫获得的能量约占草能量的10~20%C.鹰获取能量较多的食物链是草→虫→蛙→蛇→鹰D.若蛇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鹰种群密度可能增大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武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29.(10分)探究环境因素对不同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材料处理:利用打孑L器对兰草和玉米的幼嫩叶片打孔,获取一批直径为lcm的叶圆片。将叶圆片细胞间隙中的气体排出,叶圆片

5、沉到蒸馏水底部,置于黑暗处待用。实验过程:取4支试管,按下表中的步骤进行实验,而后同时置于40W的白炽灯下,各试管与白炽灯的距离均为20cm,观察叶圆片上浮的情况,得到下表实验结果。16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过程采用的是_______方法。(2)1、3号试管叶圆片一直到实验结束仍沉水底的原因是______。(3)2、4号试管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是_______。(4)有人从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不同植物的叶圆片在相同条件下上浮所需的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植物的叶圆片质量不同,也可能是由于不同植物的叶细胞间隙大小

6、不同(细胞间隙越大积聚气体的速度越快)。但利用电子天平测量相同数量的兰草、玉米的叶圆片,发现两者等重。怎样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呢?请你简要说明实验思路________。(5)为更好的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将等量同种植物的抽空叶圆片转至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绘制如右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A.在ab段,随着NaHCO316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减小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

7、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C.在c点以后,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可能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D.因配制的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30.(10分)某植物茎秆有短节与长节,叶形有皱缩叶与正常叶,叶脉色有绿色和褐色,茎秆有甜与不甜。下面是科研人员用该植物进行的两个实验(其中控制茎秆节的长度的基因用A和a表示,控制叶形的基因用B和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l)[实验一】纯合的短节正常叶植物与纯合的长节皱缩叶植物杂交F1,全为长节正常叶植株,F2中长节正常叶:长节皱缩叶

8、:短节正常叶:短节皱缩叶=0:3:3:1①从生态学方面解释上述实验中F1的性状表现有利于______。②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一中F1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用“|”表示染色体,用“.”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2)[实验二】纯合的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株与纯合的褐包叶脉茎秆甜植株杂交,F1全为绿色叶脉茎秆不甜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