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研报:中国未来30年投资机会

麦肯锡研报:中国未来30年投资机会

ID:33481739

大小:246.5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6

麦肯锡研报:中国未来30年投资机会_第1页
麦肯锡研报:中国未来30年投资机会_第2页
麦肯锡研报:中国未来30年投资机会_第3页
麦肯锡研报:中国未来30年投资机会_第4页
麦肯锡研报:中国未来30年投资机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麦肯锡研报:中国未来30年投资机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麦肯锡研报:中国未来30年投资机会市场叫嚣了半天的吃饭行情,到头来也没看到哪里有饭吃。。。不过,投资不是短期的事情。如果能把握住中国长期的投资机会,也许能让你躲过不少风险抓住不少机遇,也不愁吃饭了。(想想过去30年抓住机遇的李嘉诚们。。。)近期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国的选择:抓住5万亿美元的生产力机遇》的良心研究报告,其认为中国经济变革已经迫在眉睫,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必须转换成生产力主导型增长模式。并指出中国未来30年的投资机会。字里行间都是钱,建议大家好好读读。正文太长,投资银行在线精简翻译,给大家梳理梳理麦肯锡的观点以投资机会。用一张图概括的话如下:

2、投资主导增长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现在正失去动力虽然过去30年里,投资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风险正在不断加剧。中国超过80%的经济收益来自金融行业——这种经济结构显然是畸形的。 近期而言,经济有硬着陆之虞,这将为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压力。长期来看,现有的投资主导发展模式可能使GDP增速低于生产力主导模式,为中国走向成熟的发达经济体之路蒙上阴影,并削弱居民提升其收入和生活质量的能力。且中国维持现行的投资主导模式时间越久,解决这一模式带来的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中国面临的未来风险也就越大。去年以来,增速放缓,负债增加,资本生产力减弱,收益下降去年的一系列数据都清楚地

3、表明投资主导模式已经不可持续。2015年的名义GDP年均增速从2011年的19%下降至不到7%。非金融企业的负债从2007年占GDP的68%翻番至2015年的136%。融资总量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长(见图1)。地方政府的金融平台——政府用于基础建设和其他项目融资的半公有化实体的负债同样也在增长。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张,固定资本产出效率不断降低。与1990至2010年间相比,现在生产一单位GDP所需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60%。全球需求下降、产能过剩以及无收益企业的长期存续都拖累了中国经济。如在钢铁和水泥行业,超过半数上市公司的收益低于其资本支出。效率低下的企业之所

4、以能够长期存在是因为它们总是能够从正规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借到钱,而基于对就业岗位流失和对当地GDP可能造成的影响的担忧,当地政府往往也并不愿意让这些公司倒闭。这些公司的长期存在不仅仅拖累了平均收益,更会削弱健康公司的盈利能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现有的经济模式已经导致了经济结构不平衡。银行在为投资提供资金和为公司提供资本的行为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占据了中国超过80%的金融资产。然而,中国超过80%的经济利润仍来自金融行业,这一方法已将资本成本计算在内。国有企业获得的贷款占银行贷款总量的50%以上。是否有明确迹象表明中国可能面临

5、硬着陆?在资产部分,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公司借贷人在正规领域和影子银行中的大规模违约。我们预计在2015年约有7%的现有银行贷款可被归为不良类,而官方估计该数据为1.7%。基于分析,我们认为银行在影子银行业务中的投入可能为约1.6万亿元人民币。这将使中国银行体系的整体坏账达到3.9万亿元人民币。此外,银行也可能面临着负债和银行资本带来的挑战。而对此,中国有能力出资拯救银行业,但拖延行动将会使其代价更为高昂:如果中国继续延续现有的发展模式,每年处理坏账的花费都将增加2万亿至3万亿元人民币。到2030年,生产力主导模式能带来超过5万亿美元的GDP和家庭收入增长目前,中

6、国各行业的生产力仅为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15%至30%。产能过剩的行业急需重组,而投资也需要转向生产力更高的行业。这一新模式要求投资更多集中到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的技能领域,需要企业携手努力向价值链上游迁移,并将生产力提升至发达经济体水平。如果成功转向生产力主导的增长模式,到2030年,中国的GDP将比延续现有的投资主导模式增加5.6万亿美元。高生产力的企业将创造出新的可持续就业机会。我们估计到2030年家庭总收入相比延续现行模式将增加5.1万亿美元。在发达经济体中,消费的作用举足轻重,能够创造各种形式的就业机会。中国如果想要继续向这一状态靠拢,提升国民收入就显得至关

7、重要。生产力主导模式不仅能推动长期增长,还能有效减少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它将改变中国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现代化,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见图3)。生产力主导模式将改变行业和就业结构生产力驱动增长模式还将加速中国经济结构的重组。为了更好理解怎样使不同行业蓬勃发展、实现生产力提升,我们根据中国主要产业的共性,比如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将其分为六大类别(见图4)。当中国转向以生产力为主导的模式,政策制定者、商业领袖及投资者能够运用这一方法决定资金的最佳投资方向。五大机遇详解生产力驱动增长模式可行性我们认为有五大机遇能够帮助中国实现转型并尽可能平稳地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