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财政负担_基于德_日社会保险模式的测算

中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财政负担_基于德_日社会保险模式的测算

ID:33490351

大小:762.2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6

中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财政负担_基于德_日社会保险模式的测算_第1页
中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财政负担_基于德_日社会保险模式的测算_第2页
中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财政负担_基于德_日社会保险模式的测算_第3页
中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财政负担_基于德_日社会保险模式的测算_第4页
中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财政负担_基于德_日社会保险模式的测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财政负担_基于德_日社会保险模式的测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保险研究2013年第1期INSURANCESTUDIESNo.12013中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财政负担———基于德、日社会保险模式的测算陈璐徐南南(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天津300070)[摘要]应用我国的实际数据,在考虑城乡“二元”经济特点的基础上,考察长期护理纳入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适用性,采用微观仿真的方法,分别参照德国和日本的长期护理社会保险融资模式,模拟测算出1995年~2010年的长期护理社保缴费率水平处于0.07%~0.26%,在16年间增长2.71倍,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由于

2、缴费人群和护理补贴财政负担待遇上的差异对于缴费率的影响,为我国今后构建长期护理保障融资制度提供决策参考。[关键词]长期护理;财政负担;社会保险[中图分类号]C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06(2013)01-0106-13一、引言根据国务院老龄办公布的数据,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达到4.83亿,占总人口比重为34.1%,而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1.08亿,占比为22.3%。老年人面临三大风险分别是贫困、疾病和失能。对于高①②龄老年人,失能率达30%以上,90岁老人的失能

3、率高达50%。失能老人不同程度地需要护理,与急性病治疗不同的是失能老人的护理不仅时间长,而且通常不以完全康复为目标,重点在于维持和增进机体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由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和妇女总生育率的下降,弱化了传统家庭护理资源。当失能老人向社会购买护理服务时,不断增长的护理费用支出,将会导致老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可支配收入最低的时候面临最大的财务风险(Lafortuneetal.2007)。我国目前失能老人的护理支出全部由个人和家庭承担,长期护理保险并没③有纳入社会保险体系,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中仅负担急慢

4、性疾病的治疗支出,并不负担失能老人的护理费用。从维持失能老年人正常生活的角度来讲,日常生活照料费用与医疗费用一样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国亟待构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而护理费用的融资机制就成为政策设计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融资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瑞典等国由当地政府财政免费提供模式;第二种是英、美等国的资格审核模式,即只有在其它的资源被耗尽时,政府提供最后的融资帮助;第三种是德国、日本等国的强制社会保险模式。政府在公共长期护理保障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对长期护理费用总成本的影响也不同

5、。2008年在整个OECD国家中,瑞典长期护理的公共支出占GDP的3.6%,这几乎是美国的6倍,德国和日本老年人长期护理公共支出分别占GDP的0.9%和1.4%,而OECD国家的平均④值为1.2%。本研究应用我国的老年人口数、失能率、失能转化率、不同工资水平数据、不同护理环境的费用等实际数据,在考虑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特点的基础上,分别按照德国和日本长期护理保障融资制度模拟测算中国1995年~2010年每年的长期护理社保缴费率,并比较分析结果之间的差异,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障融资政策的构建提供决策参考。[

6、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NKZXB10025)的资助。[作者简介]陈璐,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南南,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研究生。—106—二、文献综述在国外卫生经济和健康政策研究领域中,长期护理保障的融资政策是一个重要议题,对于已经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国家,学者们研究视角多是讨论长期护理保障融资与相关政策(例如储蓄、税收、经济增长等)的关系,PierrePestieauw,MotohiroSato(200

7、8)从家庭、市场和政府三个角度来为长期护理设计最优的税收转移政策。Comas-Herreraetal.(2002)分析了依赖于非正式护理和个人负担的国家引入综合性的长期护理保障体系产生的影响。NoriyoshiHemmi,KenTabata(2007)检验老年人长期护理融资决策和预防性储蓄动机之间的作用。PurviSevak,LinaWalker(2007)检验私人储蓄与美国医疗救助制度利用度的关系。由于我国在失能老人保障制度上的缺失,国内学者对于老年人的保障研究多集中在“养老”和“医疗”方面,对于护

8、理保障研究较少,查找到的文献也更多集中在定性分析和国外情况的介绍,例如袁晓梅等(2010)提出政府在进行长期护理融资模式选择时要考虑资金分配的平等和使用的效率;姚玲珍(2011)介绍了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来源、受偿条件、福利享有情况;蓝淑慧等(2010)分析了德国“勒沃库森市”老人中心的护理案例;荆涛(2006)提出中国的长期护理保障发展采取商业保险先行,然后社会基本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最后实行政府强制的全民长期护理保险模式。国内学者对于长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