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机车车辆动力车轴设计方法

铁道机车车辆动力车轴设计方法

ID:33491055

大小:388.1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2-26

铁道机车车辆动力车轴设计方法_第1页
铁道机车车辆动力车轴设计方法_第2页
铁道机车车辆动力车轴设计方法_第3页
铁道机车车辆动力车轴设计方法_第4页
铁道机车车辆动力车轴设计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铁道机车车辆动力车轴设计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ICS45.060.01S30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3952008代替TB/T23951993铁道机车车辆动力车轴设计方法Designmethodforpoweredaxlesofrailwayrollingstock2008—1014发布Z009—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符号和定义⋯·⋯4概述⋯⋯⋯·5应考虑的力和力矩目次5.1力的种类⋯⋯⋯⋯⋯⋯⋯⋯⋯⋯⋯⋯⋯⋯⋯5.2运用中车轴负荷的作用⋯·⋯····⋯··⋯⋯·⋯5.3制动的作用⋯⋯⋯⋯⋯⋯⋯⋯⋯⋯⋯⋯⋯一5.4曲线通过和车轮几何形

2、状的影响⋯⋯⋯⋯”5.5牵引工况的作用⋯⋯⋯⋯⋯⋯⋯⋯⋯⋯⋯..5.6合力矩的计算⋯⋯⋯⋯⋯⋯⋯⋯⋯⋯⋯⋯一6车轴不同部分几何特性的确定⋯⋯⋯⋯·⋯·⋯6.1车轴各截面的应力⋯⋯⋯⋯⋯⋯⋯⋯⋯⋯一6.2轴颈和轴身直径的确定⋯⋯⋯⋯⋯⋯⋯⋯⋯·6.3由轴身或轴颈确定车轴各座的直径⋯⋯⋯⋯·7许用应力⋯⋯⋯⋯⋯⋯⋯⋯⋯⋯⋯⋯⋯⋯⋯⋯·7.1概述⋯⋯⋯⋯⋯⋯⋯⋯⋯⋯⋯⋯⋯⋯⋯·7.2EAIN等级钢·⋯···⋯····⋯···⋯··⋯·⋯⋯⋯··7.3EAIN等级以外的钢⋯⋯⋯⋯⋯⋯⋯⋯⋯⋯·附录A(资料性附录)车轴的计算书模式⋯⋯⋯·附录B(资料性附录)倾摆车辆载荷系数计算

3、方法TB/T2395--2008IⅡ1924578Ⅱ刖暑本标准等同采用欧洲标准EN13104:2001((铁路应用一轮对和转向架一动力车轴一设计方法》。本标准代替TB/T2395--1993((机车车轴设计与强度计算方法》。本标准与TB/T23951993相比主要变化是采用了欧洲通行的机车车辆车轴的设计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建斌、姚建伟。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2395一1993。

4、1范围铁道机车车辆动力车轴设计方法Till/T2395--2008本标准适用于正常条件下运行的铁道机车车辆动力车轴,在使用本标准前,如果对有关铁路工作条件是否正常存在疑虑,则有必要确定是否需要在许用应力上附加设计因素。对于轻轨车辆和有轨电车,经过用户和供应商的协商,可以采用其他的标准或文件。对于特殊运用(如捣固机斗青筛机/配碴机等工程机械)的轮对车辆的计算,可以根据本标准用于空载运行和列车编组运行的负荷工况,本标准不适用于其他工作负荷的情况,它们应另外计算。本标准:1.1定义所考虑的涉及重量、牵引、制动工况的力和力矩f1.2对带有外轴颈的车轴给出了应力计算方法;1.3

5、对于在PrEN13261:1998中定义的EAlN钢,详细规定了在计算中采取的许用应力;1.4对其他等级的钢种,叙述了怎样获得许用应力;1.5确定车轴不同截面的直径。确定了优先选择的形状和过渡段以保证足够的使用性能。本标准适用于:1.6铁道机车车辆的实心和空心驱动轴;1.7动力转向架实心和空心非驱动轴;1.8机车实心和空心非驱动轴;1.9在PrEN13261:1998中定义的轴;1.10各种轨距(若不是标准轨距,需要修改某些公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

6、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PrEN13260:1998铁路应用一轮对和转向架一轮对产品要求PrEN13261:1998铁路应用轮对和转向架一车轴产品要求3符号和定义本标准采用表1所列的符号和定义。表1符号单位定义蚝每个轮对轴颈上的重量(包括轴承和轴箱的重量)kg轮对重量和车轮两滚动圆之间在轮对上的重量(制动盘、齿轮等)T/ZI十7Z/2kg所研究的轮对作用于轨道上的重量gm/s2重力加速度PN每个轮对垂直作用于轨道上的力的一半(m-+m:)g/2Tn!T2395-

7、-2008表1(续)符号单位定义P0N当轮对载荷对称时,每轴颈上的垂直静载荷州.g/2PIN增载侧轴颈上的垂直力P2N减载侧轴颈上的垂直力一N任何机械制动系统制动时力P的一部分ylN轴颈增载侧垂直于钢轨的轮肋水平力y2N轴颈减载侧垂直于钢轨的轮胤水平力HN平衡y。和y2的力QN轴颈增载侧车轮上的垂直反作用力QN轴颈减载侧车轮上的垂直反作用力EN两车轮之间未支承在弹簧上的元件重量施加的力(如制动盘、齿轮等)F,N在一个车轮上同一制动器上闸瓦的最大压力或一个制动盘上闸片的压力肛N·mm运用中车轴负荷产生的弯矩M:、M:N·mm制动引起的弯矩M;N·mm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