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探索相似说课稿

刘磊探索相似说课稿

ID:33497419

大小:62.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6

刘磊探索相似说课稿_第1页
刘磊探索相似说课稿_第2页
刘磊探索相似说课稿_第3页
刘磊探索相似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刘磊探索相似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4年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说课稿遵义市第十一中学刘磊尊敬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遵义市十一中数学教师刘磊,今天能参加红花岗区数学年会我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也非常珍惜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相似图形》中《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的第二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部分。我的说课内容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教材分析1、对教材的整体把握“空间与图形”作为新课标中7—9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它的教学过程应当突出现实背景,注重合情推理

2、和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而且更多地强调从具体情景和前提出发进行合情推理,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探索等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新教材中,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从七年级(上)、甚至是小学开始,就已逐渐渗透,学生已有一定基础。八年级(下)第四章也安排了探索线段的比、黄金分割、形状相同的图形、相似三角形等内容,学生的空间观念已得到一定的发展。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而在本节课之后,学生将应用本节课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旗杆的高度等,然后很快进入《证明(一)》的学习。因此,这节课是培养空间观念的诸多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不可忽视。2、教学目标根据学生

3、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1)让学生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过程,并初步掌握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目标:(1)进一步发展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和谐一致的习惯。(2)有意识提高学生发现规律、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德育目标:关注学生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参与观察、分析、操作、探究等数学活动的主动程度,以及对有关问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情感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3、教学重点、

4、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难点: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的灵活运用。为什么呢?因为探索相似图形一些重要性质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描述物体的形状,体会图形相似在刻画现实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可以通过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在设计教学时,我注意把握一个原则:注重丰富的现实背景借助直观发现、活动操作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的数学活动中来,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与三角形全等的区别和联系,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与此同时,由

5、于学生的思维水平、知识结构已经经历了从佐证、说明,到简单的一步推理,两步推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体现从直观发现到自觉说理的过渡,逐步提高逻辑推理要求,为正式学习证明打下必备的基础。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所授课的两个班级学生情况较好。从七上开始,我就注重渗透新课标的理念。坚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探索、交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经过两年多的引导,我的学生在积极思考、勤于探索、合作学习、与人交流等方面都有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对此遵义晚报社教育专版曾就我班的数学课改做过两

6、次专访报道):他们不迷信,敢质疑、爱思考,对数学学习有浓厚兴趣。因此对于这种以直观发现,活动操作形式为主的探索活动课,学生十分喜欢,处理起来也相对要得心应手一些。当然,我班上也有一些学习较为困难的学生,他们在探索规律和运用法则解决数学问题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老师与同组的同学不加以即时的帮助和引导,可能会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热情。因此,在教学时,我特别关注这些同学的课堂表现,发现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也能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三、课堂教学设计1、设置情景问题,开展教学活动。“数学是用思维触摸天上的星星”4

7、,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因此我在设计本节教案时选择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情景问题,问题是这样提出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绿化面积就是购房的选择标准之一。有一天,有两位建筑施工人员正在为了他们所砌的两个三角形草坪是不是相似三角形而与监管人员争议不休,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情况下,请同学们帮着解决一下这个问题。这样就很自然的过渡到了书上所提出的“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一定相似吗?”这样一个问题上,由于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因此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接下来同学们通过亲

8、自画图测量或是用剪刀将三角形剪下后进行比较,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他们的探索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