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工作大纲

山洪灾害工作大纲

ID:33498830

大小:8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6

山洪灾害工作大纲_第1页
山洪灾害工作大纲_第2页
山洪灾害工作大纲_第3页
山洪灾害工作大纲_第4页
山洪灾害工作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洪灾害工作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2:全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水利部分)工作大纲规划编制组2010年10月II目录一、规划编制必要性1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2(一)指导思想2(二)基本原则3(三)规划依据4(四)规划范围和水平年4三、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5(一)规划目标5(二)重点任务5四、规划的主要内容5(一)山洪灾害调查评价6(二)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规划6(三)山洪沟工程治理规划7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六、规划实施效果评价10七、环境影响评价10八、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11九、组织形式与进度计划11附表附图样式1213一、规划编制必要性我国主要处于东亚季风区,山丘区

2、暴雨频发,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以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山洪灾害不仅对山丘区的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局地性极端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占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群死群伤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前,全国每年山洪灾害死亡人数约占洪涝灾害死亡总人数的2/3,新世纪以来已上升到80%左右。尤其是2010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发生了严重山洪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截至9月底,全国因山洪灾害已造成约4000人死亡、失踪,占洪涝

3、灾害死亡、失踪总人数的92%。山洪灾害严重制约山丘区经济发展、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是当前我国防洪减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32005年,水利部会同国土、气象、建设和环保等部门共同编制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2006年10月国务院以国函[2006]116号文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根据国务院批复意见,2009年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在全国103个县进行了山洪灾害防治试点,试点建设在2010年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通过山洪灾害防

4、治规划和试点,已探索出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实际的经验和做法,在技术标准、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方面都积累了较好经验。目前,规划确定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内容正在全面展开实施。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加,影响进一步增大,规划的山洪灾害发生的范围和区域发生部分变化。点多面广的山洪灾害毁灭性极强,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明确要求加快实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为此,在规划实施的同时,对原规划进行补充完善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5、1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理念,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为目标,立足我国各地山洪灾害防治区特殊的气候、地形、地质等特点和人口分布、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为基础,山洪灾害防治与地质灾害防治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施山洪灾害综合防治,全面提升当地应对突发山洪灾害的能力和水平,为保障山丘区防洪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二)基本原则按照《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确定的基本原则为:1、坚持

6、“防治结合,以防为主”原则。我国广大的山丘区山高沟深,降雨强度大,城镇、居民点分散,仅仅依靠工程措施治理,难度极大。在防治工作中,必须坚持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按照“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迅速避险”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保障体系。对灾害易发、危害严重的地区,在强化非工程措施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工程措施建设,切实提高抗御山洪灾害的能力。2、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原则。我国有些山丘区不仅受山洪威胁,而且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现象十分发育。山洪灾害防治中,要统筹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实际,坚持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防

7、治相结合,采取综合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发挥综合效益。3、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原则。我国山洪灾害范围广、防治任务重,防治工作必须突出重点,按照轻重缓急,积极稳妥地推进。同时,要坚持治标与治本有机结合,要规范人类活动,从根本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134、坚持“立足现有工作、加强衔接”的原则。注意充分发挥现有设施作用,重视已有设施的除险加固和维护。要结合各部门的现有规划和正在编制的规划开展专项规划编制,做好衔接;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可对原有规划方案进行补充修改完善。5、坚持“政府组织,协调配合”原则。强化县乡两级政府在山洪灾

8、害防治中的主体地位,落实防洪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部门责任,落实行政、部门、技术责任人,完善防汛考核机制和相关管理制度。在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