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平原》教学设计1

《家住平原》教学设计1

ID:33505468

大小:60.2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6

《家住平原》教学设计1_第1页
《家住平原》教学设计1_第2页
《家住平原》教学设计1_第3页
《家住平原》教学设计1_第4页
《家住平原》教学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住平原》教学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课家住平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资料、图片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分析出水稻生产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2.通过水稻生产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的分析,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Z间的密切关系,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3.积极参与,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分析比较、联系实际的方法。热爱稻作文化,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坚持和谐的人地观。[教学重点]水稻生产区人们的稻作生产和生活方式。[教学难点]水稻生产区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真谛。本地属长江三角洲,今天,我们讨论一下木地这方水土是如何养育我们的?家住平原地区的人们是怎样生产和生活的?二、从生活中学1.说一说:(1)本地的自然条件以及适合哪种农作物生长?学生回答:土壤肥沃的平原、高温多雨的气候、水网密布的灌溉条件。特别适合水稻的生长。(2)请同学描述一下稻田景观(略)教师:我们以大米为主食是因为本地适合水稻生产。大米主要产自平原地区。展示图1一—水稻种植2.想一想:(1)大家知道大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吗?展示

3、图2——水稻请出生农村的同学边讲解边表演水稻的生产过程。水稻生产在水田中进行,具体步骤是:1)播种育秧(先平整好一块m,在上面播种,等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再移植到另外的m中);2)插秧(插秧前,土地要平整、灌水);3)出间管理(为了保证秧苗的生长,还需除杂草、除虫、施肥);4)收割(把成熟的稻杆割下)5)丰收(脱粒晒干)。教师对学生的讲解和表演进行点评及补充:现在有的地方采用直播法,减少了育秧这个环节。请同学们再观看一下水稻的生产流程,加深理解。展示图3—1播种育秧图3—2插秧图3-3田间管理图3-4收割图3-5丰收(

4、2)水稻生产需要很多环节,而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所以,水稻生产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还需要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大量劳动力。教师补充:精耕细作是这里的农业特色,也因此有较高的收成,能满足众多人口的生活需要。1.议一议(1)水稻生产对本地居民的物质生活产生那些影响?学生讨论后归纳:以大米为主食,稻杆作为烧火的能源,谷糠为家禽的饲料,编制稻草制作品,搓稻草绳等等。(2)水稻生产对本地居民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那些影响?学生回答:1.祈求神灵保护,获得好收成;丰收后要祭天,感谢上苍。2.大量灌渠和水利工程的修建维护,

5、每年的播种、插秧、收割都需要人们协作完成,因此人们都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三.分析比较(小组合作完成)1.根据水稻生产所需的自然条件来分析,世界上还有那些地区种植水稻(从纬度、气候、土壤等方面考虑)?学生思考后回答:屮国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南亚、南亚展示图4一一世界主要国家稻谷产量明确:世界稻谷的主要产区集中在亚洲的东南部,这里的稻谷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2.联系书本,讨论一下.湄南河平原的自然条件、生产和生活与本地有何异同?展示图5——湄南河平原学生讨论后回答:相似一一土壤深厚、肥沃;高

6、温多雨;水网密布;人口众多。水稻生产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一一本地坡顶房屋,湄南河平原流行干栏式房屋。3.湄南河平原为什么盛行干栏式房屋?这种房屋有什么好处?展示图6——泰国民居我国哪些地方也有这类房屋?(1)干栏式房屋适合当地高温多雨的地理环境。(2)这种房屋的好处:通风防潮,有利健康,能避蛇,蚂蝗甚至野兽的危害。(3)我国南方[云南,湖南等]有这类建筑。展示图7—-1布依族的干栏式房屋图7-2苗家的吊脚楼1.小结:这节课我们讨论了本地和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长情况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说明一个地域的区域特色

7、是白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结果。各地在选择发展道路时,要根据各自的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发展。2.思维拓展:本地区的自然条件除水稻外,还适合那些农作物的生长?油菜,甘蔗,杭白菊,榨菜等展示图8油菜种植图9廿蔗种植图10杭白菊图11—榨菜图12—蚕桑生产3.想一想温带平原地区是如何生产和生活的呢?[教后反思]介绍有关水稻生产过程的相关资料时,如播放一些录像,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水稻的生产过程及其特点。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经验来分析。说说湄南河人们为种植水稻还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第一课家住平原[第二课时][教

8、学目标]1.了解美国中部平原高度机械化生产和筒品性农业的特点,理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通过分析与对比,了解不同区域的人们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生产生活方面各具特色。学会尊重不同、认同差异。3.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会分析归纳、互相合作。[教学重点]美国中部平原的生产方式及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平原地区不同的区域特色是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