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

专题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

ID:33506878

大小: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6

专题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_第1页
专题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_第2页
专题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_第3页
资源描述:

《专题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 课后练习二及详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题一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题二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内环境渗透压、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己、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

2、位题三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①~⑤的相关内容是(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题四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小分子蛋白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消化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氧化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题五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3/3A.

3、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题六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3/3课后练习详解题一答案:D解析: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它们在物质组成上相似,都含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尿素以及激素等,因此A、B两项正确。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中血浆和组织液间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间以及淋巴和血浆间的交换是单向的,因

4、此C项正确。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肠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吸收葡萄糖。题二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内环境渗透压、pH和温度等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为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创造了条件,这种稳态遭到破坏后,酶就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题三答案:B解析:根据题图所示,①由②③④构成,属于细胞外液。②与④可以相互渗透,④只能向③渗透,③只能向②渗透,则可推知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⑤为细胞内液。题四答案:A解析:主要考查了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又称细

5、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其中,麦芽糖是二糖,只有分解成单糖后才能被人体所吸收;消化酶属于大分子蛋白质,在人体的消化道内,属于外界环境中;呼吸氧化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因此,答案选A。题五答案:B解析:Ⅰ与体外之间的物质能出能进,并能为内环境提供O2和CO2,这说明Ⅰ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Ⅱ为消化系统,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只能进入血浆;Ⅲ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除代谢废物,Ⅳ表示的器官为皮肤。题六答案:C解析: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细胞失水,故A项错误;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细

6、胞内,故B项错;血浆pH的稳定与HCO3—、H3PO4—等离子有关,故C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D项错误。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