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动力学(第二版)ppt培训课件

机械系统动力学(第二版)ppt培训课件

ID:33510105

大小:1.72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9-02-26

机械系统动力学(第二版)ppt培训课件_第1页
机械系统动力学(第二版)ppt培训课件_第2页
机械系统动力学(第二版)ppt培训课件_第3页
机械系统动力学(第二版)ppt培训课件_第4页
机械系统动力学(第二版)ppt培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系统动力学(第二版)ppt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机械动力学一、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低速、轻载的机械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时,假定机构的原动件作匀速运动——静力分析。高速、重载、大质量的机械,上述分析误差大,可能直接影响到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工况中,作用在机器执行构件的生产阻力绝大多数是变化的,作用在构件上的摩擦力和摩擦力矩随着机器的运转也在不断变化。第一节概述本章研究内容:外力作用下机械的真实运动规律及机械速度波动的调节。研究目的:机器的真实运动;机械的转速在允许范围内波动。二、机械中作用的力研究机械的真实运动规律时,必须知道作用在机械上的力及

2、其变化规律。绝大多数机械系统运转时,其主轴的速度是波动的。机器主轴速度过大的波动变化会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增大运动副中的动载荷,加剧运动副的磨损,降低机器的工作精度和传动效率,激发机器振动,产生噪声。驱动力:常数如重力FdC位移的函数如弹簧力FdFd(s)内燃机驱动力矩MdMd(s)速度的函数如电动机驱动力矩MdMd()1.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和生产阻力生产阻力:常数如起重机、车床的生产阻力执行机构位置的函数如曲柄压力机、活塞式压缩机的生产阻力执行构件速度的函数如鼓风机、离心泵的生产阻力时间的函数如揉面机、

3、球磨机的生产阻力驱动力和生产阻力的确定,涉及许多专业知识,本课程认为所有外力都是已知的。一、机构中的摩擦1.移动副中的摩擦力和总反力F21F21=N21(1)平面移动副N21=QF21=N21N2121v12QP第二节机械中的摩擦与效率θθ①②F21=N21N21=Q/sinθ=(/sinθ)Q=oQo─当量摩擦系数。(2)V形槽移动副QQ=(N21/2)sinθ+(N21/2)sinθ─通式,适用于移动副、滑动高副、滑动轴承。F21=oN21F21=oN21简单平面移动副o=V形槽移动副o=

4、/sin三角螺旋副o=/cos—牙形角Q根据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采用当量摩擦系数计算摩擦力,为运动副元素是复杂曲面的摩擦力的计算提供了方便。F21=oN21三角带o=/sinθθQ转动副/圆柱副o=1.57(非跑合)o=1.27(跑合)R21=N21+F21tg=o摩擦锥----以R21为母线所作圆锥。移动副的总反力(o,v)─当量摩擦角。N21F21R21Qv1221PR21与v12夹钝角(90+)R21恒切于摩擦锥。总外力落在摩擦锥以内则自锁。v1221N21F21

5、φR21QP90+●总反力●自锁2.转动副中的摩擦与总反力两构件形成转动副时,转轴上被支承的部份称为轴颈。按轴颈受力状态分,轴颈可分为两种:载荷沿直径方向作用的轴颈,称为径向轴颈。径向轴颈是转动副最常见的结构形式。载荷沿轴方向作用的轴颈,称为止推轴颈。(1)径向轴颈中的摩擦设轴颈1上作用有载荷Q,在驱动力矩Md的作用下,轴以等角速度12相对轴承2转动。轴承对轴颈的法向反力分布复杂,采用μ0计算轴颈上的F21:F21=Qμ0摩擦力矩Mf:Mf=F21r=Qμ0r=-Md设为R21与轴的回转中心的距离R21ρ=M

6、f=Qμ0r∵Q=-R21∴ρ=μ0r=C半径为的园称为摩擦圆。当轴上载荷的方向改变时,总反力R21的方向也将发生改变,但R21与轴的回转中心距离不会改变。结论:总反力R21始终与摩擦圆相切。Q+N21F21R21R21Aρ把作用于轴颈上的所有外力合并成一个合力Q,根据合外力作用线和摩擦圆的相对位置确定轴颈的运动状态。(1)如果合力的作用线与摩擦圆相切,则驱动力矩等于摩擦力矩,轴颈处于平衡状态。(2)如果合力的作用线与摩接圆相割,即驱动力矩小于最大摩擦力矩,轴颈发生自锁。(3)如果合力的作用线落在摩擦圆之外,则驱

7、动力矩大于摩擦力矩,轴颈将加速转动。例:分析图示偏心夹具自锁条件。作用在手柄上的P力卸掉后,偏心园盘3能将工件2继续夹紧,工件给偏心圆盘的总反力R23应作用在偏心圆盘上转动副的摩擦圆内,使机构自锁。夹具设计的几何条件为:R23BCD例1图示为一四杆机构中,曲柄1为主动件,在力矩M的作用下沿方向转动,试求转动副B及A中作用力的方向线的位置。图中虚线小圆为摩擦圆。(不考虑构件的自重及惯性力)ω32ω34R043R023R23R43求解步骤:(1)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连杆是二力杆,为受拉杆;(2)确定连杆相对2,4的相

8、对运动方向(3)总反力应与摩擦圆相切,且R23和R34对其回转中心之矩与相对角速度32、34的方向相反。问题:当原动件2转到2象限、3象限、4象限时,连杆的受力又如何?(2)止推轴颈的摩擦轴上承受轴向载荷的部分称为轴端。如图示,轴1的轴端和承受轴向载荷的止推轴承2构成一转动副。当轴转动时.轴的端面将产生摩擦力矩Mf。止推轴颈的摩擦计算自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