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考研中哲整理笔记名解

同济考研中哲整理笔记名解

ID:33513760

大小:187.5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2-26

同济考研中哲整理笔记名解_第1页
同济考研中哲整理笔记名解_第2页
同济考研中哲整理笔记名解_第3页
同济考研中哲整理笔记名解_第4页
同济考研中哲整理笔记名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济考研中哲整理笔记名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哲名解:总括仁:“仁”指的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将“仁”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建立起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并提出了“忠恕”之道来践仁,孟子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概念。而道家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代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以天理说仁,使“仁”具有了万物本源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将“仁”进行了改造,赋予“仁”自然科学的思想。道:中国哲学史主要讨论的范畴之一,本意为“道路”,后被引申为规律、规则、本原等意。春秋之时,“道

2、”指事物变化的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孔子少言“天道”,注重“人道”。老子首次将“道”抽离出来,赋予其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本体。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将“道”赋予形上境界之意。后世儒家侧重发展了“道”的伦理意义,仍多言“人道”。韩非子把“道”说成是万物所依循的总规律。董仲舒用“道”来证明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绝对性。宋明理学家把“道”规定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天:中国哲学史主要讨论的范畴之一,兼有人格神、自然物、世界本体等含义。殷周以“天”为最高的主宰神,主宰人间的一切。春秋时

3、,“天”人格神的色彩淡化,开始注重“人道”,孔子少言就“天道”,多注“人道”。墨子提出“天志”说,承认有主宰之神。老子以“天”为自然之物,庄子以“无为为之谓之天”。荀子提出“天人相分”,以自然为天。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人之曾祖父。东汉王充提出“天者,体也,与地同”,批驳了“天人感应”。魏晋王弼、郭象承认自然之天的概念。唐柳宗元继承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刘禹锡将“天人相分”的观点发展为“天人相交胜”。北宋张载以“天”为气,二程以“天”为理,南宋朱熹以“理”释天,陆九渊以“心”释

4、“天”,强调“天”的道德意义。明清之际王夫之、清朝戴震发挥了张载的观点,分别以“太虚”、“阴阳”对“天”做了新的解释。有无:中国哲学史主要讨论的范畴之一,“有”即指有形、有名和实有,“无”指无形、无名和虚无,“有无”这一概念由老子最先提出,他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认为“无”比“有”更为重要。庄子继承了老子思想,认为“无”并非是不存在,而是万物的根本和源起,指出了无有之间的统一性。魏晋时期,有无关系是当时讨论的主要问题,何晏、王弼认为万物得以存在,是

5、因为以“无”为本,主张“崇本举末”,即以无统有,裴頠、郭象则持反对主张,主张以“有”为本。东晋僧肇提出非无非有论,“即物谈空,即有谈无”。北宋张载认为有无只是气变化的不同状态,否认绝对虚无的存在。明清之际王夫之发展了张载的观点,认为“有”“无”是相对于彼此来说的。三钢领,八条目:语出《礼记大学》,所谓“三纲”就是指“明明德”指弘扬光明的道德、“亲民”即“新民”指不仅使自己进步也要使别人进步,此二条为“内圣”,“止于至善”指达到最高的道德善境,此条为外王。所谓“八条目”就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是内圣外王的具体化,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圣的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王的基础,而“修身”是八条目的枢纽和关键。致中和:语出《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致”就是达到的意思,“致中和”就是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十分和谐的境界,也就是符合“中庸”的标准。本心:中国古代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语出孟子,孟子认为人有天生就有仁义之心,它有良知良能的特点,孟子称其为“本

7、心”,他认为人之所以不道德就是因为本心迷失,本心并不是抽象的、神秘的实体,而是人们的道德之心。陆九渊继承其思想,指出本心是上天所赋,具有先验道德理性和价值判断的特点,若依此而行言谈举止皆合道德,反之,若被私欲迷惑则离道德,所以他的一切功夫都是围绕着如何保持本心清明而展开的。格物致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后来宋儒、明儒们将其发展为认识论学说。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接事物之类,格物的过

8、程就是一个认识人所固有之理的过程。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接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格物致知”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因此格物就是致良知的工夫。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外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就是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是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