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基础复习知识点

汽车制造基础复习知识点

ID:33520685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6

汽车制造基础复习知识点_第1页
汽车制造基础复习知识点_第2页
汽车制造基础复习知识点_第3页
汽车制造基础复习知识点_第4页
汽车制造基础复习知识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制造基础复习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汽车制造基础知识点一、金属材料的性能1.工程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切削加工性能。2.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等。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弹性极限、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塑性指金属材料在拉断前产生最大塑性变形的能力。常用的塑性指标有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硬度指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试验方法。说明120HBW10/100/30、50HRC、640HV30的含义。冲击韧性指金属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2、例:有一钢试样,其直径为10mm,标距为50mm,当载荷达到18840N时,试样产生屈服现象。当载荷加至36110N时,试样产生缩颈现象,然后拉断。拉断后的标距长度为73mm,断裂处的直径为6.7mm,试求ss,sb,d,y。解:二、铁碳合金相图1.铁碳合金的基本相包括铁素体(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奥氏体(碳溶于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渗碳体(是铁和碳形成的一种具有复杂晶格的金属化合物)、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莱氏体(莱氏体是ωc=4.3%的铁铁合金缓慢冷却到1148℃时发生的共晶转变的产物,从液相中同时结晶出奥氏体和渗碳体的共晶组织)和变

3、态莱氏体。2.铁碳合金分为工业纯铁(ωc<0.0218%的铁碳合金)、钢(0.0218%<ωc≤2.11%的铁碳合金。分为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和白口铸铁(2.11%<ωc≤6.69%的铁碳合金)。工业纯铁是ωc<0.0218%的铁碳合金。室温组织为铁素体F钢是0.0218%<ωc≤2.11%的铁碳合金。分为共析钢(ωc=0.77%的铁碳合金。室温组织为珠光体P)、亚共析钢(0.0218%<ωc<0.77%的铁碳合金。室温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过共析钢(0.77%<ωc<2.11%的铁碳合金。室温组织为P+Fe3CⅡ)。白口铸铁是2.11%<ωc≤6.69%的铁碳合金。

4、分为共晶白口铸铁(ωc=4.3%的铁碳合金。室温组织为变态莱氏体Ld′)、亚共晶百口铸铁(2.11%<ωc<4.3%的铁碳合金。室温组织为Ld′+P+Fe3CⅡ)、过共晶铸铁(4.3%<ωc≤6.69%的铁碳合金,室温组织为Ld′+Fe3CⅠ)3.画简化的Fe-Fe3C相图,标注出各特征点的温度及含碳量。三、钢的热处理1.将钢在固态下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与性能的工艺,称为热处理。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奥氏体,保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钢的热处理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整体热处理对工件进行整体

5、穿透加热。常用的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2.钢在冷却时转变的产物的组织形态有珠光体型转变(分为珠光体、索氏体、托氏体)、贝氏体转变、马氏体转变。3.将淬火工件冷到室温后,放到0℃以下的介质中冷却的方式,称为冷处理。冷处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消除残留奥氏体,提高硬度、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4.退火是将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分为完全退火、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点以上30℃~50℃,完全奥氏体化后,再在空气中冷却以得到较细的珠光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将钢加

6、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以大于马氏体的临界冷却速度冷却,以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影响淬火加热时间的因素:工件形状尺寸、装炉方式、装炉量、加热类型、炉温和加热介质。工件进行快速冷却时所用的介质称为冷却介质。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水及水溶液和油。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将淬火后的钢重新加热到A1线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回火。分为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250℃~500℃)、高温回火(500℃~650℃)。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在

7、规定条件下,钢在淬火时能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称钢的淬透性。钢在正常淬火后所能达到最高硬度的能力,称为钢的淬硬性。淬透性好的钢,其硬度不一定高。5.将工件的表面层淬透到一定的深度,而心部仍保持未淬火状态的一种局部淬火方法,称为表面淬火。最常用的表面淬火是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与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常用的化学热处理有:钢的渗碳、钢的渗氮、碳氮共渗。指在一定温度下使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渗氮。渗氮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耐腐蚀性。将工件置于渗碳介质中,加热保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