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品供给理论下城乡医疗供给非均等化研究

公共品供给理论下城乡医疗供给非均等化研究

ID:33521907

大小:56.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6

公共品供给理论下城乡医疗供给非均等化研究_第1页
公共品供给理论下城乡医疗供给非均等化研究_第2页
公共品供给理论下城乡医疗供给非均等化研究_第3页
公共品供给理论下城乡医疗供给非均等化研究_第4页
公共品供给理论下城乡医疗供给非均等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品供给理论下城乡医疗供给非均等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品供给理论下城乡医疗供给非均等化研究【摘要】进入本世纪来我国城乡差距扩大。城乡公共品供给的非均等化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医疗卫生产品是公共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及二元经济理论分析医疗卫生城乡供给不均等很大的原因在于农村医疗产品供给机制决定了其主要靠自己而非公共财政投资。这违背了公共品的政府投资主体原则。改变这种状态需要加大财政对于农村的倾斜。【关键词】城乡公共品;非均等化;公共产品供给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在西方很早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萨缪尔森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克

2、鲁格的“政府寻租理论”、科斯的“产权理论”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共物品进行了阐述。但他们都偏向于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公共物品的一般性研究,缺乏对区域性公共物品的分析,所以在研究我国农村医疗公共品供给机制的时候要结合自身的制度因素文化因素历史因素等。一、公共产品理论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分类公共产品是保罗?萨缪尔森1954年提出来的,即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的产品,如基础设施、义务教育、科学研究、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政府是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一)农村卫生产品的公共品属性分类按照公共产品理论农村卫生产品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型:纯公共卫生产品,如

3、卫生监督、疾病监测、健康教育等,这类卫生服务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而且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完全需要政府提供。准公共卫生产品,如预防免疫、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这类产品为他人和社会带来明显的外部正效应,但具有消费上的排他性,可部分由政府提供,部分由市场提供。私人产品,如大多数的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和医疗服务等,具有竞争性、排他性和效用可分性的个人消费特征,可以私人市场提供。所以根据我们对农村卫生产品的分类可见,农村基础医疗公卫生疾病的监测,预防,健康教育知识普及,计划生育等等大部分都是需要由政府提供的,因为它们都属于公共品性质。(二)公共产品的投资直接影响到公共产品

4、的供给我国在医疗产品供给方面体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特征,城乡居民享受公共品服务差距很大,医疗卫生供给农村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不如城市;另一方面,农民为享用这些公共产品,往往还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表现在城市公共品基本上是由国家提供,而农村在集体经济解体后,即使目前的新兴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弥补了合作医疗之前农村整体医疗卫生落后的现象,但是我国城乡公共产品投资的非均等化问题仍十分突出。二、农村医疗卫生公共品供给现状分析随着老龄化加剧,卫生总费用将进入快速增长通道;同时,城乡卫生费用依然倒挂,到2012年底,我国有256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达

5、8.05亿人,参合率为98.3%o2012年度新农合筹资总额达2484.7亿元,人均筹资308.5元。农村医疗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供给长期不能满足农民需求,城乡差异逐步扩大,占中国60%以上的农村居民,仅消耗了全国卫生总费用的23.7%,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一)卫生投入不均等1990到2011年期间,虽然城乡人均卫生费用都有较大增长,但城乡人均卫生费用之间的差距却在扩大。2011年,中国卫生总费用达24345.9亿元,其中城市为18571.9亿元,占比为76.3%;农村为5774.0亿元,占23.7%。2011年,中国人均卫生费用1807.0元

6、,其中城市2697.5元,农村879.4元。也就是说,城市人均医疗费是农民人均费用的3倍以上。2011年,中国人均卫生总费用城市为1145.1元,农村为442.4元,城市为农村的2.59倍。城乡居民个人卫生费用负担也有差别,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但农村居民个人承担的医疗保健支出占其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比重(7.9%)却高于城镇居民(7.6%)。(二)医疗卫生资源不均等2012年底,全国3.32万个乡镇共设3.7万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09.9万张,卫生人员120.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1.7万人)。2012年,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

7、床位由2011年1.16张增加到2012年1.25张,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由1.32人增加到1.37人。2012年,城镇居民每千人拥有的医疗人员数和床位数分别为3.6人和2.5张。与1990年相比,城乡每千人拥有的医疗人员数比率到2011年有所缩小,但是城乡每千人床位数比率到2011年还在扩大。城乡卫生资源差距也表现在城市和县级以下医院拥有的医疗设备方面。三、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不均等原因分析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不均等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国特色的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二元制”政策,农村与城市财政体制不同决定了医疗服务资源的分离。(一)城乡卫生服务供给

8、机制的分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